时间: 2025-05-02 10:3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7:19
次韵几复答予所赠三物三首石灯檠
作者:黄庭坚 〔宋代〕
谁怜湖海士,白发夜窗檠。
风雨鸡不已,诗书眼尚明。
禅枝安宿鸟,僧粥吼华鲸。
但满五车读,行看一座倾。
全诗翻译:
谁来怜惜这位身处湖海之中的人呢?他已白发苍苍,在夜晚的窗前点着灯笼。风雨交加,鸡鸣声不断,但他的眼中仍能明亮地看书写诗。禅宗的树枝上安静地停着鸟儿,僧人的粥声中甚至能听到鲸鱼的吼叫。然而,尽管他读了满满五车的书籍,走出去时却只能看到一座倾斜的山。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擅长豪放派词风。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此诗写于黄庭坚晚年,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哲思,反映了他身处湖海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知识的渴望。
黄庭坚的《次韵几复答予所赠三物三首石灯檠》以白发苍苍的湖海士为主角,展现了诗人对知识和生活的追求。诗的开头以“谁怜湖海士”引入,立刻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仿佛在呼唤世人的关注。在“白发夜窗檠”中,夜的宁静与灯光的温暖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尽管年老,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
接着,诗中提到的“风雨鸡不已”,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了生活的不易。而“诗书眼尚明”则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尽管外界条件艰苦,但内心的光明依然存在。
后半部分的“禅枝安宿鸟,僧粥吼华鲸”将禅宗与大自然的景象结合,赋予了诗意的哲学思考。诗人通过对鸟和鲸的描绘,在强调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隐含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但满五车读,行看一座倾”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知识的积累与现实的落差,尽管读书万卷,最终却只能看到倾斜的山,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黄庭坚对人生的感悟,令人深思。
整首诗探讨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矛盾,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传递出一种深邃的人生哲学。
诗中提到的“湖海士”指的是哪种人?
“风雨鸡不已”中,鸡鸣声的作用是什么?
诗中象征知识丰富的说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