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观荷叶露珠

《观荷叶露珠》

时间: 2025-05-02 08:06:19

诗句

霏微晓露成珠颗,宛转田田未有风。

任器方圆性终在,不妨翻覆落池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6:19

观荷叶露珠

作者: 齐己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霏微晓露成珠颗,
宛转田田未有风。
任器方圆性终在,
不妨翻覆落池中。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露珠如同璀璨的珍珠,轻轻附着在荷叶上,
在微风中,荷叶轻轻摇曳,似乎没有什么风。
无论器物是方是圆,其本性始终存在,
即使翻覆,也无妨落入池水之中。

注释

  • 霏微: 细小而轻微的样子,形容露水的状态。
  • 宛转: 形容荷叶轻柔的摇动。
  • 田田: 形容荷叶的广阔和柔美。
  • 任器方圆性终在: 无论器物是方形还是圆形,其本性依然存在。
  • 翻覆: 指翻转、倒置。

典故解析

此诗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荷叶与露珠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自然之美及其静谧状态,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字景深,号楚江,唐代诗人,以诗歌清新自然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观荷叶露珠》是一首描绘清晨自然景象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荷叶上露珠的美丽景象。诗的开头“霏微晓露成珠颗”,以“霏微”形容露珠的细腻,营造出一种清晨的宁静氛围。接下来“宛转田田未有风”描绘了荷叶在没有风的情况下轻轻摇曳的状态,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

诗的后两句则引入了哲理思考,强调无论器物的形状是方是圆,其本性依然存在。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也暗示了对人生和事物本质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有自然的美感,又融入了哲理的深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霏微晓露成珠颗: 描绘清晨露珠在荷叶上的晶莹剔透。
    2. 宛转田田未有风: 荷叶轻轻摇动,暗示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3. 任器方圆性终在: 表达了对事物本质的思考,无论形态如何,其本性不变。
    4. 不妨翻覆落池中: 说明即便翻覆于水中,事物依旧保持其本质。
  • 修辞手法:

    • 比喻: 露珠比作珍珠,增强视觉效果。
    • 拟人: 荷叶的摇曳似乎有生命,传达出自然的灵动。
  • 主题思想: 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哲学的理解,即使在变化中,事物的本质依然存在。

意象分析

  • 露珠: 象征清晨的纯洁与生机。
  • 荷叶: 代表自然的美与和谐。
  • 池水: 暗示着包容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霏微”是指什么? A. 大雨
    B. 细小而轻微
    C. 风声

  2. “宛转田田”描述的是哪种状态? A. 荷叶的摇曳
    B. 水流的急促
    C. 鸟儿的飞翔

  3. 诗中强调无论器物的形状如何,其本性如何? A. 会变化
    B. 始终存在
    C. 随风而动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春望》: 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思考。
  • 《山居秋暝》: 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严子陵钓台 题祥符寺 题西施拜心图 题西湖竹阁寺 题西湖竹阁寺 题腾芳书院 题谭君诗集 题松风阁 题四圣观小蓬莱 题蜀江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余律 国开头的成语 鳥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侈人观听 栏门 单价 弋字旁的字 杂拌儿 支字旁的字 告疾 矢口狡赖 宜室宜家 借古喻今 白发青衫 卤字旁的字 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