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4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46:50
作者: 宋濂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古时吴起出门时,遇见了一位老朋友,便停下来和他一起吃饭。老朋友答应了,并约定稍后再来一起吃饭。吴起却说他要等朋友再一起吃饭。到了晚上,朋友没有来,吴起仍然不吃东西,耐心地等待他。第二天早上,让人去找那位朋友,朋友来了,吴起这才和他一起吃饭。吴起之所以不吃东西,是因为担心朋友食言。吴起的守信如此,难怪他能指挥三军!想要指挥三军,信任是不可或缺的!
吴起的故事常用来说明信义的重要性。在古代,信义被视为一个人立身之本,尤其是在军事与治国方面,信任是维持军心的重要因素。
作者介绍:
宋濂,明代初期的文学家,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出刚正不阿的品格。他的创作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道德和诚信。
创作背景:
此诗反映了宋濂对诚信的重视,尤其是在战乱频繁的时代,信任成为人际关系和军事指挥的重要基石,体现了其对吴起这一历史人物的崇敬。
《吴起守信》通过叙述吴起与朋友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诚信的重要性。诗中,吴起宁愿挨饿也要守信,这种执着的态度不仅显示了个人的道德品质,也为他赢得了他人的信任。在古代,尤其是在军事指挥中,信任更是指挥者与士兵之间的纽带,缺乏信任则难以凝聚军心,导致军队的崩溃。因此,吴起的例子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选择,更是对领导者在困难时期应如何赢得信任的深刻启示。这种对诚信的尊重与重视在古今中外都是值得学习的道德规范,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吴起的故事为载体,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领导与管理中,信任是成功的基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吴起为何不吃东西?
a) 因为他饿
b) 因为他在等待朋友
c) 因为他在思考
答案: b) 因为他在等待朋友
诗中强调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忍耐
b) 信义
c) 军事
答案: b) 信义
吴起的故事表明在军事指挥中,什么是必不可少的?
a) 武力
b) 诚信
c) 智谋
答案: b) 诚信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吴起守信》的详细解析和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