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3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7:20
披雾出松关,行行破晓寒。
崎岖忽平坦,迤逦复巑屼。
霜沐林光沃,山围野色宽。
朝曦开霁景,鸣鸟亦声懽。
走出松林的关口,披着薄雾,渐渐迎来了破晓的寒冷。
崎岖的道路突然变得平坦,曲折的山路又显得高低起伏。
霜露滋润了林间的光泽,四周的山峰环绕着广阔的原野。
晨曦照耀着晴朗的景色,鸟儿也在欢快地鸣叫。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表达了山林与自然的美,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作者介绍:卫宗武(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清晨,诗人可能在山中漫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借此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喜晴》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描绘了清晨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人首先通过“披雾出松关”展现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晨雾,令人联想到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徘徊的意境。接着,通过“行行破晓寒”描绘了晨寒的清新气息,传达出一种清新而又生动的感受。
诗中“崎岖忽平坦,迤逦复巑屼”,表明了山路的复杂与多变,似乎在暗示人生的旅途常常是曲折的,但最终会有平坦的时刻。这种自然景象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也让人思考到人生的哲理。
“霜沐林光沃”则进一步展现了清晨的生机,霜露滋润了万物,意味着生命的延续与繁荣。而最后两句“朝曦开霁景,鸣鸟亦声懽”则将全诗推向了高潮,晨曦照耀着万物,鸟儿的欢鸣更是为这幅美丽的画卷增添了生动的色彩。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感受到的生命力量和内心的宁静。
诗词测试:
《喜晴》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霜沐林光沃”中的“沐”字意为?
诗中体现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