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0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01:56
作者: 邯郸淳 撰 〔魏晋〕
类型: 古诗词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初竖执之,不可入;
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
曰吾非圣人,
但见事多矣!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遂依而截之。
在鲁国,有人想要用长竿子进入城门,
他先是竖着竿子,进不去;
接着横着竿子,还是进不去。
他想了半天也没办法。
这时来了一个老父亲,
他说:“我不是圣人,但见过许多事情!
为何不把竿子锯断中间,然后再进呢?”
于是他照着老父亲的办法,把竿子截断后顺利进城。
此诗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在面对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法。故事中的老父亲象征着智慧与经验,他的建议体现了实用和灵活的思维。
作者介绍: 邯郸淳,魏晋时期的文学家,以机智和幽默闻名。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思想活跃,人们在面对困境时更倾向于寻找实用的解决方案。
《截竿入城》是一首简短却富有哲理的诗歌,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展现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智慧和机智。诗中描绘了一个人试图将长竿子带入城门的场景,前两次尝试都失败了,直到老父的出现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将竿子锯断。这不仅是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也象征着在生活中面对复杂问题时,往往可以通过简单直接的方法来应对。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简洁的叙述让读者感受到智慧的光芒,传达出一种“简单即是智慧”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解决问题时的灵活思维,提醒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善于借鉴他人的智慧,寻找简单有效的方法。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老父”象征什么?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截竿入城》与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差异,但都体现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思考方式。《截竿入城》强调解决问题的智慧,而《静夜思》则更倾向于表达个人情感和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