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喜迁莺 华汉章招饮听苏昆生度曲

《喜迁莺 华汉章招饮听苏昆生度曲》

时间: 2025-04-28 14:31:21

诗句

风帘霜院。

有一派晴秋,暗萦窗练。

酒辣侵唇,菊香扑鼻,黄雀紫螯初荐。

正值客心悽处,那禁夜乌啼断。

绛蜡底,恰白头贺老,江潭重见。

离怨。

言不尽,水市灯昏,试取檀槽按。

宛雒家乡,武昌楼橹,往事暮云分散。

愁似长空飏絮,泪比真珠脱线。

君休唱,惹青衫湿了,再无人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1:21

诗词名称: 喜迁莺 华汉章招饮听苏昆生度曲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风帘霜院。有一派晴秋,暗萦窗练。酒辣侵唇,菊香扑鼻,黄雀紫螯初荐。正值客心悽处,那禁夜乌啼断。绛蜡底,恰白头贺老,江潭重见。离怨。言不尽,水市灯昏,试取檀槽按。宛雒家乡,武昌楼橹,往事暮云分散。愁似长空飏絮,泪比真珠脱线。君休唱,惹青衫湿了,再无人管。


白话文翻译

在风帘和霜院中,阳光洒在秋天的景色上,隐约透过窗户。酒的辣味侵袭着唇舌,菊花的香气扑面而来,刚刚端上黄雀和紫螯的美味。此时正值客人的心情悲伤,夜里乌鸦的啼叫更显得孤独。蜡烛的光芒下,正好是为了祝贺年老而欢聚,江边的潭水再次映现。离愁别绪,无尽的话语,水边的灯光昏暗,不妨取出檀槽轻轻弹奏。像是故乡的景象,武昌的楼阁,往事如暮云般散去。愁绪如长空飞舞的絮,泪水如珍珠般脱线。你不要再唱了,惹得我的衣襟湿透,再无人来关心我。


注释

  • 风帘霜院:形容秋天的院子,窗帘随风摇曳,霜降的景象。
  • 酒辣侵唇:酒的辛辣味道渗透到嘴唇上。
  • 菊香扑鼻:菊花的香气扑面而来,这里暗示庆祝的气氛。
  • 夜乌啼断:夜晚传来的乌鸦的啼叫,暗示孤独和忧伤。
  • 绛蜡底:指蜡烛的底部,绛色通常象征喜庆。
  • 江潭重见:再次见到江边的潭水,暗示怀旧。
  • 愁似长空飏絮:愁绪如空中飞舞的絮状物,形容愁苦的无尽。
  • 泪比真珠脱线:眼泪如珍珠般滑落,形容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年-约1680年),字启明,号澹庵,晚号白山,清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历史感悟,以及对社会的观察,尤其擅长抒情。

创作背景

《喜迁莺》是陈维崧在经历了人生的诸多波折后写成的,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过往的感慨,反映了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以“风帘霜院”描绘出一个清秋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随着“酒辣侵唇,菊香扑鼻”而来的,是对生活的享受与对过往的怀念。尤其是在“正值客心悽处”一句中,诗人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忧伤表达得淋漓尽致。

后半部分通过“言不尽,水市灯昏”描摹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情景,似乎在诉说着人们在灯下饮酒时无法尽述的思念与哀愁。最后以“君休唱,惹青衫湿了”收尾,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结合在一起,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底蕴。

整首诗风格婉约,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的对生活的感慨与对过往的惆怅,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帘霜院:营造出清秋的环境。
  2. 酒辣侵唇:表现出饮酒后的感受,增强了情感的真实。
  3. 菊香扑鼻:象征着秋天的气息,也暗示着离别的时节。
  4. 夜乌啼断:暗示孤独和悲伤。
  5. 绛蜡底:寓意着祝贺与欢聚。
  6. 江潭重见:引发了对往事的回忆。
  7. 愁似长空飏絮:形象地表现了愁绪的无尽。
  8. 泪比真珠脱线:用珠子脱线的形象,强调泪水的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眼泪比作珍珠,突显悲伤的深重。
  • 拟人:将愁绪描绘成飞舞的絮,赋予其生命力。
  • 对仗:整首诗在对仗工整的基础上,展现出细腻的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着离愁、思念和孤独展开,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深刻反映了个体在历史变迁中的孤独感与无力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帘:象征着秋天的凉意和思念的情绪。
  • 霜院:表现出一种清冷的孤独感。
  • 菊花:象征着秋天和离别的悲伤。
  • 乌鸦:常被视为孤独的象征。
  • 江潭:引发对故乡的思念与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夜乌啼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孤独 C. 喜悦
  2. “愁似长空飏絮”中的“絮”指的是什么? A. 心情 B. 思念 C. 事物
  3. 诗中提到的“君休唱”是什么意思? A. 让对方继续唱 B. 让对方停止唱歌 C. 唱歌的主题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陈维崧的《喜迁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对往事的怀念,后者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两者都展现了清代词人的深厚情感,但在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陈维崧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大祀 宝光废塔 钟子炼丹 云衲野人 又赓吴哲韵 赓僧韵 钟山赓吴沉韵 又赓宋璲韵 闻人岭南郊行 又赓张翼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日字旁的字 皓齿朱唇 衣字旁的字 末路穷途 纳谏如流 疑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疑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陈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陈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挨打受骂 高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蛛丝虫迹 议室 有魔力的字有哪些?探索汉字中的神秘力量 户字加偏旁的字大全_户字加偏旁的汉字汇总 辛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取名推荐_麦字旁吉利汉字精选 人人皆知 美展 千里之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