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1:21
风帘霜院。有一派晴秋,暗萦窗练。酒辣侵唇,菊香扑鼻,黄雀紫螯初荐。正值客心悽处,那禁夜乌啼断。绛蜡底,恰白头贺老,江潭重见。离怨。言不尽,水市灯昏,试取檀槽按。宛雒家乡,武昌楼橹,往事暮云分散。愁似长空飏絮,泪比真珠脱线。君休唱,惹青衫湿了,再无人管。
在风帘和霜院中,阳光洒在秋天的景色上,隐约透过窗户。酒的辣味侵袭着唇舌,菊花的香气扑面而来,刚刚端上黄雀和紫螯的美味。此时正值客人的心情悲伤,夜里乌鸦的啼叫更显得孤独。蜡烛的光芒下,正好是为了祝贺年老而欢聚,江边的潭水再次映现。离愁别绪,无尽的话语,水边的灯光昏暗,不妨取出檀槽轻轻弹奏。像是故乡的景象,武昌的楼阁,往事如暮云般散去。愁绪如长空飞舞的絮,泪水如珍珠般脱线。你不要再唱了,惹得我的衣襟湿透,再无人来关心我。
陈维崧(约1620年-约1680年),字启明,号澹庵,晚号白山,清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历史感悟,以及对社会的观察,尤其擅长抒情。
《喜迁莺》是陈维崧在经历了人生的诸多波折后写成的,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过往的感慨,反映了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以“风帘霜院”描绘出一个清秋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随着“酒辣侵唇,菊香扑鼻”而来的,是对生活的享受与对过往的怀念。尤其是在“正值客心悽处”一句中,诗人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忧伤表达得淋漓尽致。
后半部分通过“言不尽,水市灯昏”描摹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情景,似乎在诉说着人们在灯下饮酒时无法尽述的思念与哀愁。最后以“君休唱,惹青衫湿了”收尾,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结合在一起,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底蕴。
整首诗风格婉约,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的对生活的感慨与对过往的惆怅,令人动容。
诗歌围绕着离愁、思念和孤独展开,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深刻反映了个体在历史变迁中的孤独感与无力感。
可以将陈维崧的《喜迁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对往事的怀念,后者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两者都展现了清代词人的深厚情感,但在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