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4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42:55
丞相新家伊水头,智囊心匠日增修。
化成池沼无痕迹,奔走清波不自由。
台上看山徐举酒,潭中见月慢回舟。
从来天下推尤物,合属人间第一流。
丞相的新家坐落在伊水之畔,智慧的心灵和巧妙的手艺日益提升。
化作池塘和沼泽的痕迹已消失,奔涌的清水让人感到自由无从把握。
在台上看山,缓缓举起酒杯;在潭中观月,慢慢划回小舟。
自古以来,世人推崇的佳人,必然是人间最顶尖的存在。
刘禹锡,字梦得,号湘江,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诗歌、散文。生于公元772年,卒于842年。刘禹锡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生动,常常表现出对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是在刘禹锡被贬至南方的背景下创作的。他在诗中借用对丞相新居的描写,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和思黯忆南庄见示》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美的诗。诗中,刘禹锡用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丞相新居的环境,表现出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描绘了丞相新居的美丽,营造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接着,诗人用“化成池沼无痕迹”来形容人世的变迁,表达对时光流逝与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台上看山徐举酒,潭中见月慢回舟”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这里不仅有自然的美,也有诗人内心的恬淡与悠然。最后,诗人总结道“从来天下推尤物,合属人间第一流”,强调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表现了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然的心境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充分体现了唐诗的魅力。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作者是?
“化成池沼无痕迹”表达了什么意义?
诗中提到的“台上看山”意在强调?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刘禹锡的诗更注重一种内心的宁静与理想的追求;而杜甫的《登高》则更多地表现出对时局的忧虑与感慨。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唐诗的深邃与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