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0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06:11
春宴王补阙城东别业
作者:郎士元 〔唐代〕
柳陌乍随州势转,
花源忽傍竹阴开。
能将瀑水清人境,
直取流莺送酒杯。
山下古松当绮席,
檐前片雨滴春苔。
地主同声复同舍,
留欢不畏夕阳催。
春天的宴会在王补阙的别墅举行,柳树的小路忽然随着州的水势蜿蜒流转,花源旁边忽然在竹影下绽放。能够将瀑布的清水引入人们的境地,直让黄莺送上酒杯。山下的古松伴着华丽的席子,檐前的细雨轻轻滴落在春苔上。地主与朋友们同声欢笑,共同聚会,不怕夕阳催促归家。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春宴的欢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作者介绍:郎士元,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借助宴会的场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欢愉,同时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春宴王补阙城东别业》是郎士元的一首春日宴会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和欢聚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人们的欢乐。诗的开头便以“柳陌”和“花源”引入春天的气息,伴随着流淌的水和绽放的花,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下来提到的“瀑水”和“流莺”,则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黄莺送酒的意象,既是欢庆的象征,同时也暗示着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宴会的具体场景,“古松当绮席”和“片雨滴春苔”则突出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古松的苍劲与华丽的席子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古朴的雅致。“地主同声复同舍”则表现出主人与宾客之间的融洽与欢乐,最后一句“留欢不畏夕阳催”更是点明了宴会的主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热爱。整首诗不仅在描写上细腻生动,也在情感上真挚而饱满,充分展现了春天的魅力与宴会的愉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选择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