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寓轩

《寓轩》

时间: 2025-05-02 11:02:08

诗句

故国例卜宅,他乡多惜居。

短长三万日,何处是吾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2:08

原文展示:

故国例卜宅,他乡多惜居。
短长三万日,何处是吾庐。

白话文翻译:

我故乡的房屋总是用来占卜的,而他乡的人对我所居之地倍加珍惜。
短短的三万天里,究竟哪里才是我真正的家呢?

注释:

  • 故国:指作者的故乡,通常是指出生或生长的地方。
  • 例卜宅:古代相传通过占卜选择宅基地的习俗,意指对故乡的依恋和希望。
  • 他乡:指远离故乡的地方。
  • 短长三万日:可以理解为经历了三万天的时间,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无奈。
  • 吾庐:指我的家,庐:草屋,常用来形容居所。

典故解析:

“故国例卜宅”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对故乡的情感寄托,以及对家园的向往和依恋。而“短长三万日”则带来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三万日的表述可看作是漫长岁月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真,宋代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其作品以抒情见长,展现出对故乡和家园的深刻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许多文人因战乱或仕途原因离乡,产生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寓轩》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深沉的思念和对他乡无奈的感慨。诗的开头“故国例卜宅”点出故乡的特殊地位,暗示着那片土地承载着作者的童年记忆和文化根基。接着“他乡多惜居”则展现出在外漂泊的孤独,以及对他乡生活的无奈感叹。

“短长三万日”一句,时间的流逝在此刻显得格外沉重,三万日既是漫长的岁月,也是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在这样的时间背景下,作者不禁思索:“何处是吾庐?”这不仅是对家的追问,更是对人生归属的思考。整首诗情感深邃,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乡的强烈归属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给人以深刻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故国例卜宅:表达了对故乡的情感,反映出传统文化中对故乡的重视。
  2. 他乡多惜居:展现了在外的人对居住地的珍惜和对故乡的怀念。
  3. 短长三万日:强调时间的漫长与短暂,隐含对人生的思考。
  4. 何处是吾庐:发出对归属的疑问,体现了对家的渴望和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故国”和“他乡”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时间的流逝用“短长三万日”形象地表现出来。
  • 反问:最后一句采用反问形式,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和对他乡生活的无奈,表现了人对家园的渴望以及对人生归属的思考,蕴含着浓厚的乡愁情怀。

意象分析:

  • 故乡:象征着根基和归属,承载着亲情和记忆。
  • 他乡:象征着漂泊和无奈,表现出生活的苦涩。
  • 时间:象征着人生的流逝,唤起对过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故国”指的是?
    A. 诗人的故乡
    B. 朋友的家
    C. 祖国的都城

  2. “短长三万日”强调了哪种情感?
    A. 时间的珍贵
    B. 生活的无奈
    C. 对未来的期待

  3. “何处是吾庐”表达了什么?
    A. 对家园的依恋
    B. 对工作的疑问
    C.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1.A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月下独酌》相比,曾几的《寓轩》更为内敛,体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而李白则更侧重于表达个人的孤独与洒脱。两者都体现出对生活的感慨,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反义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 题僧房 送谭八之桂林 寄穆侍御出幽州 送裴图南 失题 送刘昚虚归取宏词解 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 代扶风主人答 少年行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乘间作祸 包含耕的词语有哪些 山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交锋 击电奔星 克践 不避汤火 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闲接推理 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母字旁的字 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晴云秋月 鬲字旁的字 互余 人生如朝露 竹字头的字 毛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