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

《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

时间: 2025-05-03 21:28:43

诗句

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

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

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会寻名山去,岂复望清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8:43

原文展示

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
作者:王昌龄 〔唐代〕

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
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
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会寻名山去,岂复望清辉。

白话文翻译

石溪的水流已经混乱,苔藓的小径上人影渐渐稀少。
日暮时分,在东林之下,山中的僧人依旧独自归来。
曾经渴望与庐山峰顶相聚,何况如今与远公失散。
道理的本性深沉而寂寞,世间的情感却充满是非。
终究要去寻找名山,岂能再期待那清澈的辉光。

注释

  • 石溪:指叠石而成的小溪,流动的水声常常令人心生宁静。
  • 苔径:长满苔藓的小路,形象地描绘出环境的幽静。
  • 日暮:指天快黑的时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山僧:指隐居在山中的僧人,代表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
  • 庐峰:庐山的高峰,象征着理想中的境地。
  • 远公:指的是远道而来的朋友或高人,典出于佛教典籍。
  • 道性:指道教中的本性或真理,反映出一种孤独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白,号子容,唐代著名诗人,尤其以七律和七绝闻名。他的诗作以豪放、清新著称,常常描绘边塞风光和人生感悟,具有较强的个人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昌龄的晚年,时值庐山风景如画,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事的感慨交织在一起。他通过描绘东林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与对世间纷扰的不满。

诗歌鉴赏

《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境地的追求。开头两句“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勾画出一幅宁静而略显荒凉的画面,流动的小溪象征着时间的奔流,而苔藓覆盖的小径则暗示着人迹的稀少,突显了自然的清幽。

接下来的“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展示了日暮时分的孤寂,山僧的归来似乎更增添了一种惆怅。诗人以“昔为庐峰意”来回忆自己曾经的理想,表达出一种对往昔理想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而“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表现出一种对世事纷扰的反感。

最后一句“会寻名山去,岂复望清辉”传达出一种决然的态度,尽管世事多变,但诗人依然渴望追寻名山的清辉,象征着对理想与真理的执着追求,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这首诗在简短的篇幅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王昌龄作为诗人的深邃思维和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溪流已乱”:描绘了溪水奔流不息的状态,暗示着自然的动荡与变化。
  2. “苔径人渐微”:小路上人影渐少,反映出宁静的环境和人与自然的隔阂。
  3. “日暮东林下”:日落时分,给人以时间流逝的感受,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4. “山僧还独归”:山中僧人的独归,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对世俗的超然。
  5. “昔为庐峰意”:回忆起以往的理想,表达出对庐山的向往。
  6. “况与远公违”:提到与朋友的离别,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7. “道性深寂寞”:强调道教的本性,反映出内心深处的孤寂。
  8. “世情多是非”:对世事的观察,表达对人世纷扰的无奈。
  9. “会寻名山去”:预示将要踏上寻找名山的旅程,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
  10. “岂复望清辉”:最后一句以反问的方式,表达对清辉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溪水的流动比作人生的变迁,表达时间的无情。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的对仗,使全诗节奏感强烈,增强了诗的音乐美。
  • 象征:庐山象征着理想与追求,苔径象征着孤独与宁静。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理想境地的追求与对世俗纷争的反思。诗人在对自然的描绘中,倾诉了内心的孤寂与对理想的向往,展现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溪:象征自然与生命的流动,寓意时间的飞逝。
  • 苔径:象征隐逸生活的宁静,反映出一种超脱的心态。
  • 日暮:象征生命的晚期与思考的深度。
  • 山僧:象征追求内心平静与超脱的境界。
  • 庐峰:象征理想与精神追求的高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石溪流已乱”意指什么?

    • A. 水流清澈
    • B. 水流混乱
    • C. 水流缓慢
  2. “苔径人渐微”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人多热闹
    • B. 孤独与寂静
    • C. 快乐与欢笑
  3. 诗中的“山僧”象征着?

    • A. 世俗生活
    • B. 超脱与宁静
    • C. 追求名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更注重景物的描写与心境的融合。
  • 李白《庐山谣》:表达了对庐山的崇敬与对人生的感慨,情感更加奔放,展现出李白的豪放个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昌龄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冬日 雨中忆昙少云奉寄 七夕 贺尤礼侍兼修史侍讲直学士院四首 其一 贺尤礼侍兼修史侍讲直学士院四首 其三 买书 对月 因过田倅坐间得姜尧章所赠诗卷以七字为报 九月梅花 岁旦立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字头的字 标枪 巳字旁的字 如指诸掌 卤字旁的字 东瀛 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盗怨主人 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千年蔡 掩口胡卢而笑 作止 包含牵的词语有哪些 龙字旁的字 立雪程门 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靣字旁的字 秦弓 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倒置干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