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穆侍御出幽州

《寄穆侍御出幽州》

时间: 2025-04-23 21:58:55

诗句

一从恩谴度潇湘,塞北江南万里长。

莫道蓟门书信少,雁飞犹得到衡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58:55

原文展示:

寄穆侍御出幽州
作者:王昌龄 〔唐代〕
一从恩谴度潇湘,
塞北江南万里长。
莫道蓟门书信少,
雁飞犹得到衡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变迁的感慨。诗人表示,虽然身处幽州,远离故乡,但内心依然与友人相连。即使在北方与南方的距离如此遥远,也不必担心书信往来稀少,因为大雁飞往南方,仍然可以送达衡阳。

注释:

字词注释:

  • 恩谴:指恩宠与责罚,诗中指代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关系波动。
  • 潇湘:潇水与湘江,地名,指代南方。
  • 蓟门:古代长安的一个地名,象征着书信的发源地。
  • 雁飞:大雁迁徙,象征着信件的传递。

典故解析:

  • 衡阳:古地名,位于湖南省,是雁南飞的目的地,常用来代表南方的温暖和友好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年-756年),字少白,号崇德,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闻名,作品中常表现豪情壮志与对故乡的思念。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昌龄被贬幽州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动荡、诗人心境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诗歌鉴赏:

《寄穆侍御出幽州》是一首展现诗人对友人深切思念的作品。开篇提到“恩谴”,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诗人身处幽州,尽管环境艰苦,但他心中仍有对故乡与友人的眷恋。接着提到“塞北江南万里长”,诗人通过对比北方与南方的距离,强调了他与友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最后一句“雁飞犹得到衡阳”通过大雁作为媒介,传达了他对友人的祝福与期盼。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象丰富,既有对时局的感慨,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表现出王昌龄深厚的诗歌功底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从恩谴度潇湘:自从遭遇恩宠与责罚后,心情飘荡如潇湘的水流。
  • 塞北江南万里长:从北方的塞外到南方的江南,路途遥远,心中却无比挂念。
  • 莫道蓟门书信少:不要说从蓟门到这里书信往来稀少。
  • 雁飞犹得到衡阳:大雁飞南方,依然能把思念传达到衡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塞北江南”,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思念比作大雁的飞行,传达情感的流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距离的超越,强调无论身处何地,情感依然可以跨越千山万水,传达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潇湘:象征南方温暖与柔情。
  • 塞北:象征冷酷与严峻的环境。
  • :象征着思念与友情的传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潇湘”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方
    • B. 南方
    • C. 西方
  2. “雁飞犹得到衡阳”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迷茫
    • B. 对友人的思念
    • C. 对时局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昌龄的《寄穆侍御出幽州》与李白的《静夜思》,前者侧重于对友人的思念,后者则是对故乡的怀念,虽然主题相似,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王昌龄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落照(一作耿湋诗) 夕次淮口 经咸阳北原 怀黄颇 谒仙观二首 岐阳逢曲阳故人话旧 易水怀古 送客南游 谒仙观二首 其一 送王道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石字旁的字 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定问 精荧 花烛洞房 硕大无比 鱼龙变化 无可辩驳 鱼字旁的字 无心之过 黍字旁的字 降火 一息奄奄 鬲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见机而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