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5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3:20
自淮中却赴洛途中作
作者:欧阳詹 〔唐代〕
惆怅策疲马,孤蓬被风吹。
昨东今又西,冉冉长路岐。
岁晚树无叶,夜寒霜满枝。
旅人恒苦辛,冥寞天何知。
在淮河边上我心情惆怅,骑着疲惫的马,孤零零的蓬草被风吹拂。
昨天向东而行,今天又向西,漫漫长路岔口无尽延伸。
岁末时节树木都没有叶子,夜晚寒风刺骨,霜满了树枝。
旅人常常承受着苦辛,孤独寂寞,天又怎能知晓我的苦楚呢?
作者介绍:欧阳詹,唐代诗人,生平少有记载,以其作品表达的情感和对孤独的思考而受到后人关注。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索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作者从淮河地区前往洛阳途中所写,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惆怅与孤独之情。诗作成于岁末,正值寒冬,环境的恶劣加深了诗人的苦闷与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旅人独行天涯的孤独与无奈。开头两句“惆怅策疲马,孤蓬被风吹”,用“疲马”和“孤蓬”两种意象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助。这里的“惆怅”不仅体现了旅途的艰辛,更是对人生的感慨。接着“昨东今又西”一句,诗人通过时间和方向的变化,表现出人生路途的无常与迷失。
“岁晚树无叶,夜寒霜满枝”,描绘了严冬的景象,树木的凋零与寒霜的侵袭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最后两句“旅人恒苦辛,冥寞天何知”,更是对孤独感的深刻反思,似乎在向天地诉说旅途的苦闷与心灵的孤寂。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孤独旅程的描绘,更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与思考,以及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深刻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欧阳詹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昨东今又西”表达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地理的变化
C. 心情的起伏
“旅人恒苦辛”中的“恒”字表示什么?
A. 短暂
B. 常常
C. 偶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思考,而杜甫的《秋夕》则通过描写秋夜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思索。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各自的情感基调和主题有所不同。
这些书目和文章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