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5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9:22
客行无常期,远适亦有归。
家人具膏沐,垢发幸一晞。
可怜儿时面,坐受塞色欺。
看镜恍如失,功名定何时。
在外游荡没有固定的时间,远道而行也总会有归期。
家人准备了香膏和洗浴,幸好我这满头的污垢终于得以清洗。
可怜我儿时的面容,如今却被岁月的风霜所蒙蔽。
看镜中的自己,恍若失去,功名到底何时才能到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无明显典故,但“功名”一词反映了古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常与个人的命运和社会地位相关。
作者介绍:
杨冠卿,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关注人生苦短、功名得失等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写于作者晚年,感慨人生无常,回望自我经历,表现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与忧虑。
《暮景》一诗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游子在外漂泊的无奈与对归家的渴望。首句“客行无常期”,引出诗人对生活不确定性的感慨。而“远适亦有归”则暗示着游子内心深处的归属感与对家的渴望,尽管外漂泊,心中仍有一个归宿。接下来,诗人描写了家人准备的洗浴,反映了家庭的温暖与关爱,然而“垢发幸一晞”也显露了游子多年的辛劳与疲惫,表明他在外的艰辛。
诗中最为动人的是对童年面貌的追忆。“可怜儿时面,坐受塞色欺”,此句不仅道出岁月的无情,更蕴含了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功名定何时”,更是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人生目标的迷茫与焦虑。整体而言,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游子在岁月流逝中对自我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困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功名的渴望,体现了游子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客行无常期”中的“客行”指什么?
“可怜儿时面”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怀念?
“功名定何时”中“功名”主要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杨冠卿的《暮景》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游子对家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但杜甫的作品更侧重于对兄弟情谊的怀念,而杨冠卿则更关注个人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两者的情感基调虽有不同,但都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