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1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12:14
作者: 史弥宁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江山梅竹好精神,
渔父畦丁也带真。
终是有些堪恨处,
画中更欠著诗人。
这幅画描绘的江山和梅竹显得非常精神抖擞,
渔父和园丁的形象也都栩栩如生。
然而,画中总有些让人恨的地方,
那就是缺少了一位诗人的笔触。
在中国古代,山水画常常与诗歌相结合,诗人通过画作表达对自然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此诗体现了诗人与画作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画作的欣赏与对缺少诗人情感的遗憾。
作者介绍: 史弥宁,字君贞,号石斋,南宋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涉及自然与人文,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山水画盛行,艺术与文学相互影响的时期,诗人在欣赏画作时,感受到其中缺失的情感表达。
这首《观画》通过画中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开头两句“江山梅竹好精神,渔父畦丁也带真”,展现了画作中生动的自然景观与人物形象,表现出诗人对作品的赞美之情。尤其是“江山”和“梅竹”,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绘,更蕴含了诗人对高洁情操的追求与向往。
然而,诗的后两句则转向了对画作的反思与批判。“终是有些堪恨处,画中更欠著诗人”,诗人感到画作虽然美好,却缺少了诗人的情感与灵魂的注入,这种缺失让他感到遗憾和惋惜。这一转折,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入思考,也反映了他对诗歌与绘画关系的独特理解,强调了诗人情感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结构上前后呼应,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又有对艺术表现的思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探讨了绘画与诗歌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缺失情感的惋惜,强调了个人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渔父”指的是?
诗中表达对什么的遗憾?
答案: 1-B; 2-B; 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史弥宁的《观画》更强调诗歌与绘画的关系,王维则更多地展现自然景色与人心的交融。两者都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表达方式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