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访孤山

《访孤山》

时间: 2025-04-26 21:00:53

诗句

曾把梅诗细品题,逋仟去后可容追。

君看疏影暗香句,二百年来无此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0:53

原文展示:

曾把梅诗细品题,
逋仟去后可容追。
君看疏影暗香句,
二百年来无此诗。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细细品味并为梅花写下诗句,
自古以来,梅花的诗作少得可怜。
你看那“疏影”与“暗香”的句子,
两百年来再也没有这样的诗了。

注释:

  • :曾经,表示过去的时间。
  • 梅诗:指关于梅花的诗句。
  • 逋仟:可能是指古代流行的一种诗风或诗作,强调梅花诗的稀缺。
  • :你,古代常用的称呼,表示对人尊重。
  • 疏影:形容梅花的稀疏的影子。
  • 暗香:隐隐的香气,形容梅花的香味。

典故解析:

“疏影暗香”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这首诗表达了对梅花诗作的赞美,暗示其独特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弥宁,字宗弢,号云谷,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梅花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花盛开的时节,诗人感受到梅花的独特韵味,借此表达对古诗的追忆与赞美。

诗歌鉴赏:

《访孤山》以梅花为中心,借梅花的独特气质反映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中表达了对梅花的深刻理解与赞美,使人感受到梅花的孤傲与清雅。诗的前两句承接了梅花的诗歌传统,强调梅花诗作的稀缺性,表明梅花在古诗中的独特地位。而后两句则使人印象深刻,提到“疏影”和“暗香”,不仅描绘了梅花的形态和气味,还蕴含了诗人对梅花的无限眷恋与追忆。整首诗言简意赅,却饱含深情,展现出诗人的文学才华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曾把梅诗细品题”:诗人曾经细细品味梅花的诗句。
    • “逋仟去后可容追”:梅花诗作在古代流行后,变得稀少。
    • “君看疏影暗香句”:邀请对方欣赏梅花诗中的“疏影”和“暗香”。
    • “二百年来无此诗”:两百年来再没有如此出色的梅花诗。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的影子和香气比喻成诗句,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音韵和谐。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梅花的深情与赞美,反映出诗人在梅花面前的敬仰与思考。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代表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视。
  • 疏影:暗示梅花的孤独与不易,象征着诗人的内心情感。
  • 暗香:代表梅花的细腻与清幽,强调诗意的深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疏影”指的是谁的影子? A. 梅花
    B. 柳树
    C. 桃花

  2. 诗人认为梅花诗在历史上如何? A. 很多
    B. 稀少
    C. 无

  3. “曾把梅诗细品题”中的“曾”意思是: A. 现在
    B. 将来
    C. 过去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王安石的《梅花》

诗词对比

  • 史弥宁的梅花诗与王安石的梅花诗在表现手法上都强调梅花的孤傲与高洁,但王安石的作品更侧重于时事与政治,史弥宁则更多着眼于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以上内容为对《访孤山》的详细解读和相关学习材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广德官舍二松 夏日题岫禅师房 送武瑴之邠宁 龙翔寺寄李频 送越州高录事 早秋寺居酬张侍御六韵见寄 赠空禅师 晚思 送石贲归吴兴 玄都观李尊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忠贯白日 独来独往 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易道良马 呴鸣 贵结尾的成语 八字旁的字 无价之宝 皮字旁的字 杂踏 渔火 火字旁的字 偷狗捉鸡 谀言 锋不可当 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