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2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2:13
寿良城外贼连营,
济水非如往日清。
州郡莫拘三互法,
诏书已命五阳兵。
饥肠自古多奇策,
款段何妨作远行。
胜似青油戎幕下,
眉摧腰折向宣明。
在寿良城外,敌贼已经扎起连营,
济水的水流也不像往日那般清澈。
各州郡不再拘泥于三互法,
诏书已经下发,五阳的士兵已命令出征。
饥饿的肠胃自古以来就生出很多奇妙的计策,
无论如何,出行的脚步也不可阻止。
这比在青油灯下的戎幕中更为胜过,
即使面容憔悴,身体折损,依然要向朝廷明白。
蒋超伯,清代诗人,其作品以豪放、沉郁见长。生平信息较少,但他在诗坛上以其独特风格受到关注。
此诗写于军事紧张的时期,诗人凭借个人感受与时局描绘了对战争的思考与反应,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深入的思考,展现了一个动荡时代的军事情势和个人的内心挣扎。开篇即以“贼连营”点明了外敌的威胁,营造出一种紧迫的氛围。随后的“济水非如往日清”则通过水的比喻,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与混乱。诗人对于法律与军事的观察显示出他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敏锐洞察。
“饥肠自古多奇策”一句,表现了人在逆境中求生存的智慧与能力,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两句则通过“青油戎幕下”的对比,强调了即使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诗人依然选择了直面现实,心怀壮志。整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局势,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当时社会动荡的反思与个人坚韧精神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人生态度的坚定信念。
诗中提到的“济水”象征什么?
A. 清澈的水
B. 社会的动荡
C. 和平的象征
D. 自然的美景
“饥肠自古多奇策”中“饥肠”指的是什么?
A. 饥饿的肠胃
B. 生活的困境
C. 战争的痛苦
D. 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