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郑二之茅山

《送郑二之茅山》

时间: 2025-07-27 08:54:39

诗句

水流绝涧终日,草长深山暮春。

犬吠鸡鸣几处,条桑种杏何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54:39

送郑二之茅山

原文展示:

水流绝涧终日,草长深山暮春。
犬吠鸡鸣几处,条桑种杏何人。

白话文翻译:

溪水整日流淌在深涧之中,草木在深山里迎来了暮春的时节。犬吠声和鸡鸣声在几处地方响起,种植桑树和杏树的人又在哪里呢?

注释:

  1. 水流:指溪水流淌,描绘自然景象。
  2. 绝涧:绝,指断绝、深;涧,指深谷或小河。
  3. 草长:草木生长,表示春天的气息。
  4. 深山:深邃的山林,表明环境幽静。
  5. 犬吠鸡鸣:描述农村生活的声音,生动而有生活气息。
  6. 条桑种杏:指种植桑树和杏树,表现农田劳作的场景。

典故解析:

此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和农村生活,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送别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皇甫冉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生于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友人郑二之茅山之际,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农村生活,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依依惜别之情。

诗歌鉴赏:

《送郑二之茅山》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深山溪水的清幽和农村生活的宁静。第一联“水流绝涧终日,草长深山暮春”描绘出一种和谐美好的自然景象,水流不断、草木繁茂,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这里的“终日”与“暮春”相对,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仿佛在说,尽管时间在流逝,但这份美好依然存在。

第二联“犬吠鸡鸣几处,条桑种杏何人”则转向人事,犬吠与鸡鸣的声音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气息,而“条桑种杏”则引发人们对农田劳作的联想。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乡村的日常生活,还透出一种对人情的思考。诗人似乎在问: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究竟有多少人沉醉于这田园生活,而又有多少人选择了远行。

整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浓厚的人情味,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友人的不舍。诗人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营造了一个恬静的乡村图景,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水流绝涧终日”:溪水在深涧中整日流淌,展现了自然的流动与生命的活力。
    • “草长深山暮春”:在深山中,春天的草木在生长,体现了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延续。
    • “犬吠鸡鸣几处”:几处地方传来了犬吠和鸡鸣声,营造出一种生活气息和乡村的宁静。
    • “条桑种杏何人”:问种桑和杏树的人在哪里,反映了对人情的关怀和思考。
  2. 修辞手法

    • 比喻:水流与草长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比喻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音韵和结构对称,使得诗歌更加和谐优美。
  3.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离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与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情的关怀。

意象分析:

  1. 水流: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无情。
  2. 草长: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3. 犬吠鸡鸣:象征乡村的宁静生活与人情味。
  4. 桑树与杏树:象征农田的耕作与生活的繁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流绝涧终日”的意思是什么? A. 水流不停 B. 水流缓慢 C. 水流干涸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犬吠鸡鸣”是为了表现什么? A. 美丽的景色 B. 乡村生活的气息 C. 夜晚的寂静
    答案:B

  3. 诗中“条桑种杏”指的是? A. 种植的方式 B. 种植的植物 C. 种植的地点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但王维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友人的离别,强调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而皇甫冉的《送郑二之茅山》则更加强调乡村的宁静与生活的气息,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
  3. 《王维与唐代诗歌》

相关查询

临江仙·怪见江乡文物地 临江仙 其一 咏昭君 临江仙十四首 其十一 临江仙·犹记词三十首之八,戊子秋作于般阳 其三 临江仙·有感 临江仙 其六 临江仙 临江仙(呈湘川使君丁郎中仲京) 临江仙三首 其一 临江仙 梦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韦编三绝 钩深极奥 单耳刀的字 排办 黹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禁锢 碣文 耳刀旁的字 大棒政策 包含迮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几的词语有哪些 简能而任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掩贤妒善 弱敌 包含疏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