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0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01:42
《城旁》
作者:王昌龄
降奚能骑射,战马百余匹。
甲仗明寒川,霜囗囗囗囗。
囗囗煞单于,薄暮红旗出。
城旁粗少年,骤马垂长鞭。
脱却囗囗囗,囗囗沦狄天。
匈奴不敢出,漠北开尘烟。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士的英勇与豪情。诗中提到骑射技艺高超的战士,身后有百余匹战马,装备闪亮,显得格外威武。傍晚时分,红色的旗帜飘扬,城外的年轻战士在马背上挥舞长鞭,士气高昂。耳边传来敌人的动静,匈奴人因而不敢出战,北方的沙尘飞扬,显现出紧张的局势。
王昌龄(698年-756年),字少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闻名。他的诗歌多描写战争场景、边塞风光,情感激昂,风格雄浑。
《城旁》创作于王昌龄的边塞经历之中,反映了当时边疆战士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战斗的渴望与热情,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真实写照。
《城旁》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边疆战士的英勇与豪情。诗的开头描绘战马和士兵,突显出战争的准备和士气,战士们骑射的能力被强调,显示出他们的勇敢和自信。随着诗句的推进,场景渐渐转向战斗的紧张氛围,薄暮的红旗象征着战争的迫近,而年轻战士的跃马挥鞭,更是将战斗的气息渲染得淋漓尽致。最后一句提到匈奴的退却,带有胜利的意味,显示出边疆战士的勇猛和捍卫家国的决心。
整体而言,诗中不仅有激烈的战斗场景,更有对年轻战士的期待和赞美,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和平的向往。王昌龄以简练有力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的边塞画卷,令读者感受到强烈的历史感和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的战士,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展示了年轻战士勇敢无畏的精神,反映了盛唐时期对军事生活的重视与赞美。
《城旁》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昌龄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敌人是哪个民族?
a) 鲜卑
b) 匈奴
c) 突厥
诗中“薄暮红旗出”表达了什么情绪?
a) 宁静
b) 紧张
c) 欢乐
《出塞》与《城旁》均描写边塞生活,前者更侧重于离别的哀伤,而《城旁》则突出战斗的气势,整体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