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7:06
观书
于谦 〔明代〕
书卷多情似故人,
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
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
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
未信我庐别有春。
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多情的老朋友,
无论是晨昏,我们的忧愁与快乐总是相互陪伴。
眼前的文字一字一句直逼而下,
我的心中却没有一丝尘埃的烦恼。
活水的源头到处都是,
东风吹拂下的花柳也总是焕然一新。
那些骑着金鞍玉勒的寻芳客,
怎么会相信我这小屋里另有春光?
作者介绍: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石云,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以刚直不阿和文学才华闻名,尤其擅长诗歌创作。于谦的诗风典雅,情感真挚,常常反映他对生活的思考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于谦在仕途上曾历经波折,最终成为明朝的重要官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观书》,不仅表达了对书籍的热爱,也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观书》是一首颇具哲理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书籍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诗的开头以“书卷多情似故人”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种亲切而温暖的氛围。书籍被比作故人,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依赖和对书中情感的共鸣。
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在书中感受到的忧乐,展现了书籍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情感的寄托。此时,诗人通过“眼前直下三千字”展现书卷的丰富,进一步强调了书籍的深邃和广博。
在“胸次全无一点尘”一句中,诗人表达了阅读所带来的内心宁静。书籍带走了世俗的纷扰,给予了他一种超然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春天的生机,活水源流与东风花柳的意象,象征着书籍所带来的新鲜与活力。
最后两句“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外部世界的淡泊与对内心世界的珍视。即便外面繁华似锦,诗人依然相信自己内心的丰富,书中自有春天。
整首诗通过对阅读的感悟,传达了诗人对知识和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古人对书卷的深厚情感与生活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书籍的多情,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以及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将书籍比作什么?
诗人认为阅读能够带来什么?
诗中提到的“金鞍玉勒”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李白更注重情感的流露与思乡的情怀,而于谦则通过书籍表达对知识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两者都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