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02
花烛行
作者:宋之问 〔唐代〕
帝城九门乘夜开,
仙车百两自天来。
列火东归暗行月,
浮桥西渡响奔雷。
龙楼锦障连连出,
遥望梁台如昼日。
梁台花烛见天人,
平阳宾从绮罗春。
共迎织女归春幄,
俱送常娥下月轮。
常娥月中君未见,
红粉盈盈隔团扇。
玉樽交引合欢杯,
珠履共蹋鸳鸯荐。
漏尽更深斗欲斜,
可怜金翠满庭花。
庭花灼灼歌秾李,
此夕天孙嫁王子。
结缡初出望园中,
和鸣已入秦筲里。
同心合带两相依,
明日双朝入此微。
共待洛城分曙色,
更看天下凤凰飞。
在帝城的九个门口,夜晚悄然开启,
仙车百辆自天而降。
火光照亮东行的月色,
浮桥上响起如雷的渡口声。
龙楼和华丽的帷幕接连而出,
遥望梁台如同白昼般明亮。
梁台的花烛映照着天上的神人,
平阳的宾客们穿着华丽的春装。
一起迎接织女回到春天的帐幕,
共同送走嫦娥下到月轮。
嫦娥在月中君王未曾见,
红粉面容隔着团扇。
美酒交相引导合欢的杯盏,
珠履轻踏着鸳鸯的宴席。
漏尽时分更深,斗柄渐斜,
可怜金色翠绿满庭的花朵。
庭中的花灼灼盛开,歌声如李花一般,
今晚天孙(王子)将迎娶妻子。
新娘初出,望着园中,
欢声笑语已入秦筲里。
同心合带,相互依偎,
明日双朝将一同进入微光。
共同等待洛城的晨曦,
更看天下凤凰飞翔。
作者介绍:
宋之问(650年-713年),字子京,号青山,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古诗和乐府诗。他的诗风清新,富有想象力,在文学上有重要影响。
创作背景:
《花烛行》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人们对美好婚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盛大婚礼场景,展示了唐代的礼仪文化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花烛行》是一首描写婚礼场景的诗,表达了对爱情和生活的美好祝愿。诗中通过华丽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唐代盛大的婚礼气氛。从“帝城九门乘夜开”到“更看天下凤凰飞”,诗人以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婚礼画卷。夜晚的开门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仙车的降临则彰显了婚礼的庄重与神圣。这首诗不仅表现了对新婚夫妇的祝福,也展现了社会生活的繁荣。
在修辞上,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对仗手法,使整首诗优美流畅,富有音乐感。例如,“玉樽交引合欢杯,珠履共蹋鸳鸯荐”通过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在婚礼中欢乐相聚的情景。此外,诗中多次提到的“织女”和“常娥”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和团圆,赋予了作品更深层的情感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展现了对美好爱情和婚姻的憧憬,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诗词测试:
《花烛行》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织女”象征什么?
“龙楼锦障连连出”中“锦障”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