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3:5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3:57:06
白燕何时去未回,瀛洲亭上雪衣来。
天高鹤驭秋风便,地近龙楼日色开。
影向玉堂清自照,心依雕槛静无猜。
笙簧知尔能传语,好记南山万寿杯。
白燕什么时候离去还没回来,瀛洲亭上却来了身披雪衣的白鹦鹉。
天空高远,仙鹤乘着秋风自由飞翔,地面近在龙楼,阳光洒下,光彩夺目。
白鹦鹉的影子在玉堂里清晰可见,心依靠在雕刻的栏杆上,静静无猜。
笙簧乐器知道你能够传达我的心意,真希望能记住南山的万寿杯。
李呈祥,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风格典雅,富有情趣。
这首诗作于李呈祥游览瀛洲亭时,借景抒情,通过描写白鹦鹉和周围的自然景观,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秋日场景。开篇的“白燕”与“白鹦鹉”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离去的友人,后者则是眼前的美丽生灵,暗示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将视线从空中高飞的鹤转向了地面的龙楼,展现了空间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
诗中“影向玉堂清自照,心依雕槛静无猜”一句,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澈,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结尾处的“笙簧知尔能传语”,则流露出一种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期盼,希望通过音乐传达心声,体现了诗人那份悠远的情感。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美好生活的感慨,体现了李呈祥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共鸣。
全诗围绕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际关系的珍视,展现了清代文人追求理想与现实和谐的精神。
“白燕”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人的离去
B. 自由的生活
C. 美好的回忆
D. 自然的和谐
“雪衣”是形容什么的?
A. 瀛洲亭的环境
B. 白鹦鹉的羽毛
C. 秋天的景色
D. 诗人的心情
整体诗歌的情感基调是?
A. 伤感
B. 喜悦
C. 宁静
D. 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