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5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51:53
原文展示:
端居二首 其一 张耒 〔宋代〕
舍东日初上,堂南雪已消。 鸟声弄新霁,春风动柳条。 学道心未降,端居生寂寥。 佳人不可挹,芳物为无聊。 夕扉还自掩,弯月已翘翘。 黯黯长安夜,愁思怅迢迢。
白话文翻译:
东边的太阳刚刚升起,南边的雪已经融化。 鸟儿的叫声在新的晴天中回荡,春风轻轻摇动着柳枝。 我学习道义的心还未平静,独自居住感到寂寞。 美好的事物无法触及,芳香的花草也显得无趣。 傍晚时分,门扉自行关闭,弯弯的月亮已经高悬。 长安的夜晚暗淡无光,忧愁的思绪遥远而漫长。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张耒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独自居住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孤独生活的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寂寞和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日出、雪消、鸟鸣、春风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然而,诗人的内心却并不平静,他对学道的执着与现实的孤独形成了鲜明对比。诗中的“佳人不可挹,芳物为无聊”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法触及的无奈,这种情感在“黯黯长安夜,愁思怅迢迢”中得到了深化,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孤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在独自居住时的寂寞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展现了他的孤独和忧愁。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佳人不可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B. 对孤独生活的接受 C. 对学道的执着 答案:A
诗中的“黯黯长安夜”描绘了怎样的氛围? A. 繁华热闹 B. 宁静祥和 C. 忧郁孤独 答案:C
诗中的“学道心未降”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A. 平静安详 B. 寂寞孤独 C. 执着追求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