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渡辽

《渡辽》

时间: 2025-05-10 10:33:26

诗句

身隔辽东渡,心怀冀北群。

会归苏属国,却忆范将军。

风阵横秋雁,雷声吼夜蚊。

方言莫相笑,唐梵本殊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3:26

原文展示:

渡辽 刘著 〔宋代〕 身隔辽东渡,心怀冀北群。会归苏属国,却忆范将军。风阵横秋雁,雷声吼夜蚊。方言莫相笑,唐梵本殊分。

白话文翻译:

我身在辽东渡口,心中却思念着冀北的友人。期待着像苏武那样归国,又怀念起范仲淹将军。秋风中雁阵横飞,雷声震耳如同夜蚊的吼叫。不要嘲笑我的方言,唐朝和梵语本就有区别。

注释:

  • 辽东渡:指辽东地区的渡口,这里代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 冀北群:指冀北地区的朋友或同僚。
  • 苏属国:指苏武,汉代人,曾被派往匈奴,后归汉,成为忠诚的象征。
  • 范将军:指范仲淹,宋代名将和政治家,以其忠诚和才干著称。
  • 风阵横秋雁:形容秋风中雁群飞行的景象。
  • 雷声吼夜蚊:比喻雷声之大,如同夜间的蚊子在吼叫。
  • 唐梵本殊分:唐朝的语言和梵语原本就有区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时局的关注。此诗可能作于作者身处辽东,思念故国和友人之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身处异乡,心系故国的情感。通过对苏武和范仲淹的怀念,表达了对忠诚和归乡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身处辽东,心怀冀北的深情。诗中通过对苏武和范仲淹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忠诚和归乡的向往。秋风中的雁阵和雷声中的夜蚊,形象地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同时也隐喻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不安。最后一句“方言莫相笑,唐梵本殊分”,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份和文化背景的坚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身隔辽东渡,心怀冀北群。”:作者身处辽东,但心中思念着冀北的朋友和同僚。
  • “会归苏属国,却忆范将军。”:表达了作者对归乡的期待,同时怀念历史上的忠诚人物。
  • “风阵横秋雁,雷声吼夜蚊。”: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 “方言莫相笑,唐梵本殊分。”:强调了作者对自己文化和语言的自豪。

修辞手法:

  • 比喻:“雷声吼夜蚊”用雷声比喻夜蚊的吼叫,形象生动。
  • 对仗:“身隔辽东渡,心怀冀北群”中的“身隔”与“心怀”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身处异乡的思念和对忠诚的向往。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意象分析:

  • 秋雁:象征着归乡和思念。
  • 雷声:象征着力量和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苏属国”指的是谁? A. 苏武 B. 苏洵 C. 苏轼 D. 苏辙 答案:A

  2. 诗中的“范将军”是指谁? A. 范蠡 B. 范仲淹 C. 范成大 D. 范文程 答案:B

  3. “风阵横秋雁”中的“秋雁”象征什么? A. 力量 B. 归乡 C. 不安 D. 孤独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
  •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展现了作者的忠诚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与刘著的《渡辽》都表达了身处异乡的思念,但苏轼的诗更加豪放,而刘著的诗则更加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刘著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苏武传》:了解苏武的生平和忠诚的故事。
  • 《范仲淹传》:了解范仲淹的生平和政治成就。

相关查询

虞美人 虞美人 花盒子 虞美人 虞美人 奉和迟园 虞美人 其二 玉簪 虞美人 虞美人诗 其二 虞美人 虞美人 虞美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旡字旁的字 仰体 包含冶的词语有哪些 歌结尾的成语 西斋 入地无门 克字旁的字 迟日 豆字旁的字 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方字旁的字 一十八层地狱 议制 倚马可待 前缀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匕字旁的字 内助之贤 包含恻的词语有哪些 两世为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