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常州太平寺法华院薝卜亭醉题

《常州太平寺法华院薝卜亭醉题》

时间: 2025-04-26 18:41:13

诗句

六花薝卜林间佛,九节菖蒲石上仙。

何似东坡铁拄杖,一时惊散野狐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1:13

原文展示:

六花薝卜林间佛,
九节菖蒲石上仙。
何似东坡铁拄杖,
一时惊散野狐禅。


白话文翻译:

在林间的佛像旁,六花薝卜盛开;
在石上的仙人旁,九节菖蒲摇曳。
怎能比得上东坡的铁拄杖,
一瞬间就把那些野狐禅惊散了。


注释:

  • 薝卜:一种植物,叶子细长,常生长在湿润的地方。此处用以描写自然的美。
  • 菖蒲:水生植物,常用作药材,具有象征清明和避邪的意义。
  • 东坡:指苏轼自称,东坡是他的号,表现出他对自身身份的认同。
  • 野狐禅:指一种不正宗的禅宗修行,隐喻那些表面修行实则无知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豁达著称,深受后人喜爱。苏轼的生平充满坎坷,包括被贬谪和与朋友的交往,塑造了他宽广的视野与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游览常州太平寺时,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佛教思想的探讨。诗中描绘的植物意象,反映了他对环境的细腻观察,并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个人修行与自然和谐的思考。


诗歌鉴赏:

《常州太平寺法华院薝卜亭醉题》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苏轼对自然和修行的独特理解。诗的开头通过“六花薝卜”和“九节菖蒲”这两种植物,营造出一种幽静清雅的环境,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接着,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拄杖与自然景物相对比,表明他认为自己并不高于自然和修行的境界,传递出一种谦逊的态度。

最后一句“一时惊散野狐禅”,则表现出一种对世俗修行状态的讽刺,暗示那些自以为是的修行者犹如野狐般轻浮,无所依托。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上,展现了苏轼深邃的哲思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他对自我修养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六花薝卜林间佛”:描绘了佛像旁的自然景象,表达出一种宁静与和谐。
  • “九节菖蒲石上仙”:用菖蒲来比喻仙人,表达出对自然与灵性的向往。
  • “何似东坡铁拄杖”:自称东坡,通过拄杖自我反思,暗含对自身修行的自谦。
  • “一时惊散野狐禅”:以“惊散”表达了对伪修行者的不屑,体现出诗人对真实修行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植物象征修行者,表现出对自然的崇敬。
  • 对仗: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植物与仙人相提并论,使自然具有人性化的特征。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我修行的反思,同时也揭示了他对世俗修行的批判,表达了对真实内涵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薝卜: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灵动。
  • 菖蒲:象征着清雅和避邪,寓意修身养性。
  • 东坡:象征着诗人的身份与思想深度。
  • 野狐禅:象征着那些肤浅的追求和伪修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六花薝卜”指的是哪种植物?

    • A. 一种药材
    • B. 一种水生植物
    • C. 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
    • D. 一种仙人掌
  2. “东坡”是苏轼的什么?

    • A. 名字
    • B. 字
    • C. 号
    • D. 外号
  3. “野狐禅”所指的是什么?

    • A. 正宗的修行
    • B. 伪修行者
    • C. 自然的象征
    • D. 真实的信仰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苏轼《常州太平寺法华院薝卜亭醉题》与王维《鹿柴》,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心灵的追求,但苏轼更侧重于自我反思和对世俗的批判,而王维则展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春日白门写怀用高季迪韵五首 其一 千叶桃花(并序) 春草 潇湘八景 其四 晚春三首 其一 夜过市汊驿时酒醒月出有怀幕中诸友(驿在丰 发南浦 湘江道中思常宗 答李仲弘写怀次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秃宝盖的字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包含隔的词语有哪些 将归操 朝结尾的成语 虎咽狼餐 齲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字 见怪不怪,其怪自坏 麟角笔 化及豚鱼 页字旁的字 沾风惹草 河水不洗船 聪明一世 别具肺肠 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