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3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35:09
决去湖波尚有情,却随初日动檐楹。
溪光自古无人画,凭仗新诗与写成。
湖水拍打着岸边,依然充满情感,但它却随着初升的太阳,轻轻摇动着屋檐的横梁。溪边的光景自古以来无人能画出美丽的图画,唯有新诗才能把它表现出来。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某一典故,但“溪光自古无人画”可以看作是对古人未能准确描绘自然美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在政治上曾任职于多个地方,因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但其文学成就卓著,尤其在诗词、散文方面。
“溪光亭”是苏轼在仕途波折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此时,苏轼已被贬至黄州,心境更加沉静,难得的自然景色让他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此诗通过对溪边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创作的思考。诗的开头,“决去湖波尚有情”,将自然界的湖水描绘得生动且富有情感,引人入胜。接着,诗人通过“随初日动檐楹”展示了日出时分那灵动的景象,创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活泼的氛围。最后,诗人直言“溪光自古无人画”,这不仅是对古代画家的感慨,也是对自身创作能力的自信与期待,表明他相信自己的诗歌能够捕捉到这份美。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突显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苏轼的《溪光亭》主要描绘了哪种自然景象?
a) 山川
b) 湖波
c) 沙漠
诗中提到“溪光自古无人画”的意思是什么?
a) 画家无法画出自然美
b) 自然美永恒不变
c) 诗歌无法表达自然
诗中的“随初日动檐楹”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夜晚的宁静
b) 早晨的活力
c) 傍晚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