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18
《望海楼晚景五绝》
作者:苏轼 〔宋代〕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
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
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
沙河灯火照山红,歌鼓喧喧笑语中。
为问少年心在否,角巾欹侧鬓如蓬。
诗中描绘了海上波涛起伏的景象,楼前的雪仿佛堆积如山。从今往后,你要常常来潮边,欣赏那银色的山峦。狂风和细雨斜斜地吹入楼中,壮观的景色值得吟咏夸赞。雨过后,潮水平静,江海一片碧绿,电光闪烁如同紫金蛇在游动。青山在远处层层叠叠,隔岸的人家仿佛在呼唤。江上秋风渐急,钟鼓声传到西兴。楼下不知谁家烧着夜香,玉笙哀怨地奏响初凉的旋律。临风而坐的客人吟唱秋扇,却无人见到晚妆的她。沙河上的灯火映照着山红,歌声和鼓声在喧闹中交织。忍不住问一句,少年心是否依旧,只见角巾倾斜,鬓发如蓬。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文广泛涉及政治、哲学、历史等多个领域,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
《望海楼晚景五绝》创作于苏轼晚年,他在任职过程中多次游历海边,深刻感受到自然风光与人生哲理的交织。这首诗通过描绘海上晚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以海上晚景为主题,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出一种壮丽的景色和深邃的情感。开篇以“海上涛头一线来”引入,描绘了海浪的形态,生动形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波涛汹涌的海边。接着,诗人转向楼前的雪,象征着洁白和宁静,形成了一种对比与呼应。诗中对“银山”的描述不仅传达出视觉的美感,更隐喻着生活的希望和未来的美好。
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诗人不忘抒发内心的情感。秋风带来的急促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急迫,而“为问少年心在否”则是对青春的追忆与思考,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形成了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壮丽,又有个人情感的细腻,展现了苏轼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青春的怀念。通过海上晚景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诗中提到的“银山”象征什么?
“江上秋风晚来急”中的“急”字传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玉笙哀怨弄初凉”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