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1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16:47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禾还。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
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人生中有明确的道理,衣食问题是其根本。谁又会为了追求名利而拼命呢?开春时节忙于农耕,年终的收成也算是一种成就。清晨出门辛勤耕作,日落时背着稻谷回家。山中霜露丰沛,风气渐渐变冷。农家生活自然艰辛,收成不佳的日子难以辞去。身体的疲惫虽在所难免,但也未必会有其他的烦恼。在屋檐下洗手休息,喝酒畅谈,心情愉悦。虽然内心时常感到困扰,然而千年之后的事情又能如何?只希望这样的生活能够持续下去,自己耕作也不必叹息。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渊明,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隐士。他的诗歌以自然、田园生活为主题,强调个人的自由与内心的宁静,反映了对社会纷扰的逃避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创作于庚戌年九月,正值丰收季节,陶渊明在西田的田地中获得早稻,借此表达自己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陶渊明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以自然而朴素的语气,描绘了农忙生活的真实画面。诗中不仅有对辛勤耕作的赞美,更有对生活智慧的反思。
整首诗采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辛勤耕作与内心宁静的状态,突显出田园生活的简单与美好。在生活的艰辛中,诗人找到了自我安宁的方式,他在田间耕作的辛劳与回家后的闲适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陶渊明的诗歌常常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他对社会的逃避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他在此诗中表达了一个理想的农民形象:在大自然的环抱中,虽然生活艰辛,但依然能够找到内心的安宁与满足。这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对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这句开篇提出了人生的道理,强调衣食是生活的基础。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提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反问名利的追求是否值得。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描述了春天开始耕作,年终的收成可观。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禾还。
详细描绘了农民的日常生活,晨出晚归的辛勤。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自然环境的变化也在提醒着人们,季节的更替。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农家的生活虽然艰辛,但诗人并不想逃避。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身体疲劳是必然,但内心的安宁则是更重要的追求。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诗人回到家中,洗手休息,喝酒放松,展现出对生活的享受。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
表达了对历史长河的思考,虽然心中有困扰,但生活仍要继续。
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结束时希望这种简单的农耕生活能够长久。
诗歌主要传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在繁忙与疲惫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反映了陶渊明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中“衣食固其端”是什么意思?
诗人对“晨出肆微勤”的态度是?
“遥遥沮溺心”表现了什么情感?
陶渊明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但陶渊明更强调的是务农的辛苦,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的闲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