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潘谷

《赠潘谷》

时间: 2025-05-05 09:42:36

诗句

潘郎晓踏河阳春,明珠白璧惊市人。

那知望拜马蹄下,胸中一斛泥与尘。

何似墨潘穿破褐,琅琅翠饼敲玄笏。

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世人重耳轻目前,区区张李争媸妍。

一朝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2:36

原文展示

赠潘谷
作者:苏轼

潘郎晓踏河阳春,
明珠白璧惊市人。
那知望拜马蹄下,
胸中一斛泥与尘。
何似墨潘穿破褐,
琅琅翠饼敲玄笏。
布衫漆黑手如龟,
未害冰壶贮秋月。
世人重耳轻目前,
区区张李争媸妍。
一朝入海寻李白,
空看人间画墨仙。


白话文翻译

潘郎在春天的清晨踏上河阳,
明珠和白璧让市民们惊叹不已。
谁能想到仰望马蹄下,
心中却满是泥土与尘埃。
与其说墨潘打破了粗布,
不如说琅琊的翠饼敲响了黑色的龙头。
穿着黑布衫的他,手掌如同乌龟,
却没有损害那装着秋月的冰壶。
世人重视耳目之见,却轻视眼前的真实,
张家和李家争论着容貌的美丑。
一朝走入大海寻找李白,
却只能空看人间的墨仙画。


注释

  • 潘郎:指潘谷,苏轼的朋友。
  • 河阳春:春天的河阳,象征春意盎然。
  • 一斛:古代容量单位,约十斗,表示心中积累的东西。
  • 墨潘:指书法中的墨迹,表现出书法的艺术。
  • 琅琊翠饼:形容华美的器物,象征着高雅的气质。
  • 布衫漆黑:暗示贫穷或素朴。
  • 冰壶:象征清澈、纯洁的心灵。
  • 李白:唐代伟大的诗人,象征着诗歌的巅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其作品广泛涉及政治、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期间,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潘谷的描写,反映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思考,以及对世俗观念的批判。

诗歌鉴赏

《赠潘谷》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潘谷的描写,传达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开篇以“潘郎晓踏河阳春”展现出春日的生机,紧接着“明珠白璧惊市人”则强调了潘谷的卓越与非凡,使人印象深刻。随后,诗人转而揭示内心的矛盾,虽然外表光鲜,但内心却充满了泥土与尘埃,暗示了世俗的虚荣和内心真实的冲突。

诗中“何似墨潘穿破褐”一句,以墨潘之美对比粗布之丑,显示出艺术的力量与价值,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艺术追求的赞美。而“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则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潘谷的质朴与内心的清澈。

最后两句“一朝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诗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李白的伟大与当下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深思。整首诗以友谊为纽带,探讨了艺术、人生与世俗的关系,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到的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潘郎晓踏河阳春:描绘潘谷在春天清晨的意象,生机勃勃。
  • 明珠白璧惊市人:赞美潘谷的才华和品德,令人惊叹。
  • 那知望拜马蹄下:表达世人常常只看外表,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
  • 胸中一斛泥与尘:寓意内心的纷乱和复杂,反映现实的无奈。
  • 何似墨潘穿破褐:对比艺术的高尚与普通人的庸俗。
  • 琅琅翠饼敲玄笏:形容高雅的艺术与世俗权力的碰撞。
  • 布衫漆黑手如龟:展现潘谷的朴素与真实。
  • 未害冰壶贮秋月:比喻纯洁的心灵未受世俗玷污。
  • 世人重耳轻目前:批判世人重视表象而不知内在。
  • 区区张李争媸妍:揭示人们对外貌的争执与盲目。
  • 一朝入海寻李白:表达对诗歌理想的追求。
  • 空看人间画墨仙:感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心中一斛泥与尘”,通过比喻展现内心的复杂。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李白象征着诗歌的理想,冰壶象征纯洁的心灵。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友人的赞美与对世俗观念的反思,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艺术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新生与希望。
  • 明珠、白璧:象征珍贵与美好。
  • 泥与尘:象征世俗的纷扰与内心的真实。
  • 墨、冰壶:象征艺术的高尚与纯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潘郎晓踏河阳春”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 A. 冬天的寒冷
    • B. 春天的生机
    • C. 秋天的萧瑟
  2. 苏轼在诗中对世俗价值观持什么态度?

    • A. 赞美
    • B. 批判
    • C. 无所谓
  3. “胸中一斛泥与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内心的清澈
    • B. 内心的矛盾与复杂
    • C. 内心的宁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
  • 《静夜思》李白
  • 《红楼梦》中的诗词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诗歌,均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苏轼更注重内心的情感与社会的批判,而李白则更偏向于对自由与豪情的追求。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蝶恋花 蝶恋花(丁丑七夕) 蝶恋花 蝶恋花 题荷花 蝶恋花 其一 蝶恋花 题雪儿所绣莲花图《清君》 蝶恋花 已丑夏上海南市访友 蝶恋花 蝶恋花 蝶恋花 湖居寄守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停传常满 帏薄不修 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齐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振臂一呼 尘颜 额数 有案可查 页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全门 鸠众 包含先的成语 以牙还牙 飞字旁的字 猿开头的成语 风流旖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