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4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2:36
赠潘谷
作者:苏轼
潘郎晓踏河阳春,
明珠白璧惊市人。
那知望拜马蹄下,
胸中一斛泥与尘。
何似墨潘穿破褐,
琅琅翠饼敲玄笏。
布衫漆黑手如龟,
未害冰壶贮秋月。
世人重耳轻目前,
区区张李争媸妍。
一朝入海寻李白,
空看人间画墨仙。
潘郎在春天的清晨踏上河阳,
明珠和白璧让市民们惊叹不已。
谁能想到仰望马蹄下,
心中却满是泥土与尘埃。
与其说墨潘打破了粗布,
不如说琅琊的翠饼敲响了黑色的龙头。
穿着黑布衫的他,手掌如同乌龟,
却没有损害那装着秋月的冰壶。
世人重视耳目之见,却轻视眼前的真实,
张家和李家争论着容貌的美丑。
一朝走入大海寻找李白,
却只能空看人间的墨仙画。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其作品广泛涉及政治、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期间,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潘谷的描写,反映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思考,以及对世俗观念的批判。
《赠潘谷》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潘谷的描写,传达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开篇以“潘郎晓踏河阳春”展现出春日的生机,紧接着“明珠白璧惊市人”则强调了潘谷的卓越与非凡,使人印象深刻。随后,诗人转而揭示内心的矛盾,虽然外表光鲜,但内心却充满了泥土与尘埃,暗示了世俗的虚荣和内心真实的冲突。
诗中“何似墨潘穿破褐”一句,以墨潘之美对比粗布之丑,显示出艺术的力量与价值,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艺术追求的赞美。而“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则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潘谷的质朴与内心的清澈。
最后两句“一朝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诗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李白的伟大与当下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深思。整首诗以友谊为纽带,探讨了艺术、人生与世俗的关系,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到的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友人的赞美与对世俗观念的反思,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艺术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潘郎晓踏河阳春”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苏轼在诗中对世俗价值观持什么态度?
“胸中一斛泥与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