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5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4:16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苏轼 〔宋代〕
井底微阳回未回,
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
不是花时肯独来。
在冬至这一天,我独自游览吉祥寺,井底微弱的阳光不知是回来了还是未曾回来,冷冷的细雨让枯萎的植物更加湿润。谁能像苏夫子那样,在不是花开的季节中选择独自前来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洒脱的豪放派,也有细腻柔和的婉约派。苏轼的生活经历丰富,曾因政治原因多次被贬,形成了他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冬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日子,象征着昼短夜长,万物凋零之时。苏轼在这个季节选择独自游览吉祥寺,表达了他对孤独和自然的思考。
苏轼的《冬至日独游吉祥寺》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冬日的寒冷和孤寂。诗中“井底微阳回未回”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寒冷冬日阳光微弱的状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寒雨萧萧,湿润了枯枝,正是冬季的真实写照,似乎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脆弱。在这样的时节,诗人思考起何人能如他般,在非花开的季节孤独地前来,表现出一种对独立思考和内心世界的追求。
诗的最后一句“不是花时肯独来”,以反语的方式凸显出诗人对独处的珍视。这种独处不仅是身体的孤独,更是心灵的自由。在寒冷的冬天,诗人以行走于自然的方式,寻找内心的宁静,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独处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在寒冷的冬日,诗人通过独自游览,反思人生的意义,体现出一种内心的安宁与对生命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微阳”指的是:
A. 强烈的阳光
B. 微弱的阳光
C. 黄昏的阳光
“何人更似苏夫子”这句中的“苏夫子”指的是:
A. 另一位诗人
B. 苏轼自己
C. 一位历史人物
整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快乐与欢愉
B. 孤独与思考
C. 愤怒与不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