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0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09:39
浪淘沙 龙岩得马守真玉印,嘱题小令
作者: 黄燮清 〔清代〕
白玉篆银丝。两字珠玑。
芳名留与后人知。
斗大黄金磨灭尽,不铸相思。
押尾带胭脂。兰草差差。
风流豪侠想襟期。
名士倾城偏印合,惜未同时。
这首诗中提到的“白玉篆银丝”是指精美的印章,两个字如同珠宝般璀璨。
它的名字将留给后人,让人们铭记。
即便是磨灭的黄金,也无法铸就我的相思之情。
那印章的边缘带着胭脂,兰草虽美却显得微不足道。
风流的豪杰们总是怀有理想和风雅。
而那些名士倾城之地的合印,令人惋惜的是我们未能在同一个时代相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燮清(1646-1712),清代诗人,字震亨,号澄怀,晚号澄怀居士,出身于富裕家庭。他的诗风清新、典雅,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是写于黄燮清晚年,反映了他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友人的怀念。诗中提到的印章可能象征着他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这首《浪淘沙》以精致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人心。诗中通过对“白玉篆银丝”的描绘,展现了印章的珍贵,象征着人际关系中的真挚情感。诗人用“芳名留与后人知”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希望后人能够铭记这份情谊。
接着,诗人用“斗大黄金磨灭尽,不铸相思”强调了相思之情的深重,即使是物质财富也无法与之相比。此处反映出诗人对情感的专注与执着。
“押尾带胭脂”则用雅致的意象描绘出印章的优雅,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兰草差差”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失落,似乎在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
最后,诗句“名士倾城偏印合,惜未同时”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未能与志同道合者相遇的遗憾,令人感受到一种幽深的惆怅与无奈。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表达中,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爱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情感的珍视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友谊的向往与对错过的遗憾,情感细腻而深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白玉篆银丝”象征什么?
“斗大黄金磨灭尽,不铸相思”强调了什么?
“兰草差差”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