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浪淘沙 龙岩得马守真玉印,嘱题小令

《浪淘沙 龙岩得马守真玉印,嘱题小令》

时间: 2025-05-03 21:09:39

诗句

白玉篆银丝。

两字珠玑。

芳名留与后人知。

斗大黄金磨灭尽,不铸相思。

押尾带胭脂。

兰草差差。

风流豪侠想襟期。

名士倾城偏印合,惜未同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09:39

原文展示:

浪淘沙 龙岩得马守真玉印,嘱题小令
作者: 黄燮清 〔清代〕

白玉篆银丝。两字珠玑。
芳名留与后人知。
斗大黄金磨灭尽,不铸相思。
押尾带胭脂。兰草差差。
风流豪侠想襟期。
名士倾城偏印合,惜未同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中提到的“白玉篆银丝”是指精美的印章,两个字如同珠宝般璀璨。
它的名字将留给后人,让人们铭记。
即便是磨灭的黄金,也无法铸就我的相思之情。
那印章的边缘带着胭脂,兰草虽美却显得微不足道。
风流的豪杰们总是怀有理想和风雅。
而那些名士倾城之地的合印,令人惋惜的是我们未能在同一个时代相遇。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玉篆:指用白玉雕刻的篆刻印章。
  • 银丝:可能指印章上的细工或银色的装饰。
  • 珠玑:如珠宝般珍贵的字。
  • 芳名:美好的名字。
  • 斗大:形容非常大的样子;这里引申为珍贵的东西。
  • 相思:思念之情。
  • 兰草:象征高雅与纯洁的植物,兰草的生长状态差表示有些不如意。
  • 风流豪侠:形容风度翩翩、气度非凡的人。
  • 名士倾城:指广受欢迎的名士。
  • 偏印合:可能是指独特的印章或印信。

典故解析:

  • 此诗通过“白玉篆”与“黄金”对比,暗示了对情感和人际关系的珍视,表明情感的价值超越物质。
  • “兰草”与“风流豪侠”体现了对才子佳人的向往与理想化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燮清(1646-1712),清代诗人,字震亨,号澄怀,晚号澄怀居士,出身于富裕家庭。他的诗风清新、典雅,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是写于黄燮清晚年,反映了他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友人的怀念。诗中提到的印章可能象征着他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浪淘沙》以精致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人心。诗中通过对“白玉篆银丝”的描绘,展现了印章的珍贵,象征着人际关系中的真挚情感。诗人用“芳名留与后人知”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希望后人能够铭记这份情谊。

接着,诗人用“斗大黄金磨灭尽,不铸相思”强调了相思之情的深重,即使是物质财富也无法与之相比。此处反映出诗人对情感的专注与执着。

“押尾带胭脂”则用雅致的意象描绘出印章的优雅,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兰草差差”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失落,似乎在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

最后,诗句“名士倾城偏印合,惜未同时”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未能与志同道合者相遇的遗憾,令人感受到一种幽深的惆怅与无奈。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表达中,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爱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玉篆银丝:通过具体的意象描绘出印章的华美,暗示其珍贵性。
  2. 两字珠玑:强调印章上的字如珠宝般璀璨,象征着友谊的美好。
  3. 芳名留与后人知:表达对友谊的期望,希望传承。
  4. 斗大黄金磨灭尽,不铸相思:强调情感的珍贵超越物质财富。
  5. 押尾带胭脂:描绘印章的雅致,暗示美的存在。
  6. 兰草差差:表现对理想的失落。
  7. 风流豪侠想襟期:表现对风流人物的向往。
  8. 名士倾城偏印合,惜未同时:表达对未能相遇的惋惜。

修辞手法:

  • 对比:物质与情感的对比,强调情感的珍贵。
  • 象征:印章象征着友谊和情感的承载。
  • 比喻:将字形容为“珠玑”,突出其美好。
  • 夸张:如“斗大黄金”增强印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情感的珍视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友谊的向往与对错过的遗憾,情感细腻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玉、银丝:象征珍贵与华美。
  • 珠玑:象征美好的语言与情感。
  • 兰草:象征高雅与孤独。
  • 黄金:象征物质财富。
  • 印章:象征情感的承载与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玉篆银丝”象征什么?

    • A. 友情的珍贵
    • B. 物质的富有
    • C. 自然的美丽
  2. “斗大黄金磨灭尽,不铸相思”强调了什么?

    • A. 物质的价值
    • B. 情感的重要性
    • C. 名声的显赫
  3. “兰草差差”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喜悦
    •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屈原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黄燮清的《浪淘沙》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对情感的深刻思考,但《静夜思》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浪淘沙》则聚焦于友情的珍贵与惋惜。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黄燮清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月九日魏衍见过 送赵朝请赴苏幕 江湖堂 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 次韵顺法师十三间楼避暑 满庭芳(咏茶) 寄寇荆山 寄邓州杜侍郎 病中六首 秋怀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丘壑 飞谋荐谤 才望高雅 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骇结尾的成语 饮食男女 见字旁的字 竹脚 浪结尾的成语 棘庭 诬胁 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乱套 飠字旁的字 有意无意 宦途 彑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敛结尾的成语 广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