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乐府古题序 其四

《乐府古题序 其四》

时间: 2025-04-29 10:08:27

诗句

因兹请休和,虏往骑来过。

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08:27

原文展示:

乐府古题序 其四
因兹请休和,虏往骑来过。
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

白话文翻译:

因此请您暂且停止唱和,敌人骑马路过。
我半信半疑,筑起的城堡依然巍峨。

注释:

  • 因兹:因此,这里指因为某种原因。
  • 请休和:请您停止和唱,意指请求对方不要再唱和。
  • 虏往骑来过:敌人骑着马经过,"虏"指的是敌人或外族。
  • 半疑兼半信:既有疑惑又有相信的感觉,表示内心的矛盾和不安。
  • 筑城犹嵯峨:筑起的城仍旧高耸,形容城池的坚固。

典故解析:

“乐府古题”这一名称表明了该诗与乐府诗的传统联系,乐府诗通常涉及民生、战争等主题。诗中的“虏”字可以联想到历史上对外族侵扰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廷圭,号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白居易齐名。元稹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人情世态与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战乱频发的唐代,诗人可能是在战事未决、动荡不安的环境中写作,反映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以及对敌人来袭的惶恐。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安全的渴望。前两句通过“请休和”和“虏往骑来过”构建出一种紧张气氛,显示出外敌的威胁,令人感到不安。后两句则引入了内心的矛盾:既有对敌人来袭的怀疑,又有对城防坚固的信心,仿佛是在一种惶恐与希望之间摇摆。整首诗通过对敌人来袭的描写,反映出社会动荡时期人们的无奈与焦虑,同时也传达出对家国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因兹请休和:因应当前形势,恳请停止歌唱和和声,暗示外敌来袭的紧迫感。
  • 虏往骑来过:敌人骑马路过,显示出敌势汹汹,带给人们的恐惧感。
  • 半疑兼半信:内心的矛盾,既不完全相信敌人会来,又有不安的怀疑。
  • 筑城犹嵯峨:虽然城防筑得高大坚固,但心中仍存不安,表现出对安全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前后句对称,构成一定的节奏感,如“请休和”与“虏往骑”。
  • 比喻:虽未直接使用比喻,但“筑城”象征着对安全的追求。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外敌来袭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在动荡社会中的忧虑与自我安慰,表达了对家国安危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 :象征外敌,代表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 :象征防御与希望,代表着人们对安全的渴望。
  • 嵯峨:形容城墙高耸,也反映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因兹请休和”中的“请”是什么意思? A. 请求
    B. 允许
    C. 禁止

  2. 诗中提到的“虏”指的是谁? A. 朋友
    B. 敌人
    C. 动物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虑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写了战乱背景下的忧国情怀,与元稹的《乐府古题序》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 白居易与元稹的诗风相近,但白居易的作品更倾向于直白的叙述与社会批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查询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五虚白堂 送施縡秀才下第 寄题周源员外衢州萃贤亭 濄口得双鳜鱼怀永叔 欲阴 次韵和王尚书答赠宣城花木瓜十韵 寄题刁经臣润州园亭 陌上二女 闻永叔复馆因以寄贺 送谢著作归陈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低压 不敢问津 馥馥 几字旁的字 材轻德薄 多端寡要 由不得 倒八字的字 僻典 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拔了萝卜地皮宽 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歹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野死 惊弦之鸟 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