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0:15
花发沁园春 陈晓江招集九山园
作者:王于臣 〔清代〕
鶗鴂声中,杜鹃枝上,春情脉脉几许。
芍药围栏,蔷薇曲槛,不禁些时著雨。
池塘水注。斜露出堤旁小浦。
忆当日桃核才栽,花开今已成圃。
羡而桑间十亩,尽悠游岁年,消得甘苦。
不嫌剥啄,容我来时,罗列鐏罍鸡黍。
请君借筋。为天壤王郎筹虑。
笑生涯不免长贫,农笠渔竿何处。
春天的鸟鸣声中,杜鹃在枝头欢唱,春意绵绵不绝。
芍药花围绕着园栏,蔷薇花在曲折的栏杆上,似乎不知不觉中又开始下雨。
池塘的水涌出,轻轻流向堤旁的小溪。
回忆当年桃树刚栽下,如今花开已经成了花圃。
羡慕桑树间的那十亩地,恣意游玩度过岁月,消磨着甘苦的日子。
不怕鸟啄,愿我回来的时候,能摆上丰盛的酒菜。
请你借我一些力量,为天上的王子筹划未来。
笑谈人生难免贫穷,渔夫的斗笠,钓鱼竿又在何处呢?
作者介绍
王于臣,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折射出清代社会变迁中的个人情感。
此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自然景物与诗人内心情感的和谐统一。开头几句通过鸟鸣和杜鹃的歌声引入春天的气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随后转向园中的景色,芍药和蔷薇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忆当日桃核才栽,花开今已成圃”一句,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成长,诗人回首往昔,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许。接下来的描写“羡而桑间十亩”,让人感受到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最后以“笑生涯不免长贫”结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与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鶗鴂声中,杜鹃枝上,春情脉脉几许。
芍药围栏,蔷薇曲槛,不禁些时著雨。
池塘水注。斜露出堤旁小浦。
忆当日桃核才栽,花开今已成圃。
羡而桑间十亩,尽悠游岁年,消得甘苦。
不嫌剥啄,容我来时,罗列鐏罍鸡黍。
请君借筋。为天壤王郎筹虑。
笑生涯不免长贫,农笠渔竿何处。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鶗鴂”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树木
B. 一种鸟
C. 一种花
D. 一种鱼
诗人回忆的“桃核”象征着什么?
A. 过去的辛苦
B. 未来的希望
C. 童年时光
D. 家庭温暖
诗中描绘的生活态度是?
A. 忧伤
B. 悠闲
C. 紧张
D. 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