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子瞻戏子由依韵奉和

《子瞻戏子由依韵奉和》

时间: 2025-04-26 11:24:25

诗句

子由在陈穷于丘,正若浅港横巨舟。

每朝升堂讲书罢,紧合两眼深埋头。

才名至高位至下,此事自属他人羞。

犹胜俣俣彼贤者,手把翟籥随群优。

岌如老鹤立海上,退避不与鶖鶬游。

文章岂肯用一律,独取无间有神术。

所蓄未尝资己身,搰搰恰如蜂聚蜜。

有时七日不火食,支体虽羸心不屈。

陵阳谬守卑且劳,马前空愧持旌旄。

平生读书若诟,老大下笔侵离骚。

贫且贱焉真可耻,欲挞群邪无尺箠。

安得来亲绛帐旁,日与诸生供唯唯。

须知道义故可乐,莫问功名能得几。

君子道远不计程,死而后已方成名。

千钧一羽不须校,女子小人知重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4:25

原文展示:

子瞻戏子由依韵奉和 文同 〔宋代〕

子由在陈穷于丘,正若浅港横巨舟。 每朝升堂讲书罢,紧合两眼深埋头。 才名至高位至下,此事自属他人羞。 犹胜俣俣彼贤者,手把翟籥随群优。 岌如老鹤立海上,退避不与鶖鶬游。 文章岂肯用一律,独取无间有神术。 所蓄未尝资己身,搰搰恰如蜂聚蜜。 有时七日不火食,支体虽羸心不屈。 陵阳谬守卑且劳,马前空愧持旌旄。 平生读书若诟,老大下笔侵离骚。 贫且贱焉真可耻,欲挞群邪无尺箠。 安得来亲绛帐旁,日与诸生供唯唯。 须知道义故可乐,莫问功名能得几。 君子道远不计程,死而后已方成名。 千钧一羽不须校,女子小人知重轻。

白话文翻译:

子由在陈地贫困如山,正如浅港中横着一艘巨舟。 每天早晨讲完书后,总是紧闭双眼深深埋头。 才华名声虽高,地位却低,这种情况自然让他人感到羞愧。 比起那些贤者,手持翟籥跟随众人,我宁愿像老鹤一样独立海上,退避不与鶖鶬为伍。 文章不愿千篇一律,独取无间的神术。 所积累的知识从未用于自身,勤劳恰如蜂群聚集蜂蜜。 有时七天不吃火食,身体虽瘦弱,心志却不屈。 在陵阳担任卑微劳累的职务,马前空自愧持旌旄。 平生读书如同受辱,年老时写作直逼离骚。 贫穷且卑贱真是可耻,想要打击邪恶却无工具。 如何能亲近绛帐旁,日日与诸生共同学习。 须知道义本就令人快乐,不必问功名能得多少。 君子之道长远不计路程,死后方才成名。 千钧之力不需计较,女子小人懂得轻重。

注释:

  • 子由:指苏辙,字子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 陈:地名,今河南淮阳。
  • 丘:山丘,此处指贫困。
  • 浅港横巨舟:比喻处境困难。
  • 翟籥:古代的乐器。
  • 鶖鶬:鸟名,比喻庸俗之人。
  • 搰搰:勤劳的样子。
  • 陵阳:地名,今安徽宣城。
  • 绛帐:指学者的讲席。
  • 唯唯:恭敬的应答声。
  • 千钧一羽:比喻轻重悬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画家。他与苏轼、苏辙兄弟交好,常有诗词往来。文同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即是对苏辙的戏谑与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是文同对苏辙的戏谑之作,通过幽默的笔触展现了苏辙的贫困与坚持,同时也表达了对苏辙才华的赞赏和对道义的推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苏辙贫困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道义的执着追求。诗中“子由在陈穷于丘”一句,即点明了苏辙的困境,而“正若浅港横巨舟”则形象地比喻了其处境的艰难。后文通过对苏辙日常生活的描写,如“每朝升堂讲书罢,紧合两眼深埋头”,展现了其勤奋学习的态度。诗中还通过对苏辙与他人的对比,如“犹胜俣俣彼贤者,手把翟籥随群优”,突出了苏辙的高洁品格。最后,诗中强调了道义的重要性,如“须知道义故可乐,莫问功名能得几”,体现了作者对道义的推崇和对功名的淡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子由在陈穷于丘”:苏辙在陈地贫困如山。
  2. “正若浅港横巨舟”:比喻处境困难。
  3. “每朝升堂讲书罢,紧合两眼深埋头”:描写苏辙勤奋学习的样子。
  4. “才名至高位至下,此事自属他人羞”:才华名声虽高,地位却低,让他人感到羞愧。
  5. “犹胜俣俣彼贤者,手把翟籥随群优”:宁愿像老鹤一样独立海上,退避不与庸俗之人为伍。
  6. “岌如老鹤立海上,退避不与鶖鶬游”:比喻苏辙的高洁品格。
  7. “文章岂肯用一律,独取无间有神术”:文章不愿千篇一律,独取无间的神术。
  8. “所蓄未尝资己身,搰搰恰如蜂聚蜜”:勤劳恰如蜂群聚集蜂蜜。
  9. “有时七日不火食,支体虽羸心不屈”:身体虽瘦弱,心志却不屈。
  10. “陵阳谬守卑且劳,马前空愧持旌旄”:在陵阳担任卑微劳累的职务,马前空自愧持旌旄。
  11. “平生读书若诟,老大下笔侵离骚”:平生读书如同受辱,年老时写作直逼离骚。
  12. “贫且贱焉真可耻,欲挞群邪无尺箠”:贫穷且卑贱真是可耻,想要打击邪恶却无工具。
  13. “安得来亲绛帐旁,日与诸生供唯唯”:如何能亲近绛帐旁,日日与诸生共同学习。
  14. “须知道义故可乐,莫问功名能得几”:须知道义本就令人快乐,不必问功名能得多少。
  15. “君子道远不计程,死而后已方成名”:君子之道长远不计路程,死后方才成名。
  16. “千钧一羽不须校,女子小人知重轻”:千钧之力不需计较,女子小人懂得轻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正若浅港横巨舟”、“岌如老鹤立海上”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苏辙的处境和品格。
  • 对比:如“才名至高位至下”与“犹胜俣俣彼贤者”,突出了苏辙的才华与品格。
  • 排比:如“贫且贱焉真可耻,欲挞群邪无尺箠”,增强了语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苏辙贫困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道义的执着追求。诗中强调了道义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对道义的推崇和对功名的淡泊。

意象分析:

  • “浅港横巨舟”:比喻处境困难。
  • “老鹤立海上”:比喻高洁品格。
  • “蜂聚蜜”:比喻勤劳。
  • “千钧一羽”:比喻轻重悬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子由在陈穷于丘”中的“子由”指的是谁? A. 苏轼 B. 苏辙 C. 文同 D. 欧阳修 答案:B

  2. 诗中“正若浅港横巨舟”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3. 诗中“须知道义故可乐,莫问功名能得几”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对功名的追求 B. 对道义的推崇 C. 对贫困的无奈 D.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 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与文同的《子瞻戏子由依韵奉和》:两首诗都涉及对苏辙的描写,但苏轼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而文同的诗则更多展现了苏辙的品格和困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苏轼全集》
  • 《苏辙全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代人上叔母张氏生辰三首 其三 代人上叔母张氏生辰三首 其一 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 其二 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 其一 送张持国省干归山阴三首 其三 送泉州周尚书 其五 送泉州周尚书 其三 送泉州周尚书 其一 送致政节推朱子发归无锡二首 其一 韩侍郎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原始见终 有加无已 齒字旁的字 和傩 髟字旁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书香门第 奬赉 无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包含止的成语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残结尾的成语 面字旁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有声带 博物洽闻 放浪形骸 解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