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6:21
并州道中
作者:杜牧
行役我方倦,苦吟谁复闻。
戍楼春带雪,边角暮吹云。
极目无人迹,回头送雁群。
如何遣公子,高卧醉醺醺。
我正在执行任务,感到疲惫不堪,苦苦吟唱的诗歌又有谁能听见呢?戍楼上春天的雪还未融化,边疆的角落里,傍晚时分的云彩在吹动。极目远眺,除了无边的荒凉,连人影都看不到,回头却见大雁成群飞去。为何让公子高卧在家,沉醉于酒色之中呢?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反映了边疆战士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表达了对家中公子过于安逸生活的无奈和批判。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常常表现出对时事的关心和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杜牧在诗歌中往往融入历史感和社会批判,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
《并州道中》创作于唐代,背景可能是在边疆地区,诗人身处戍楼,身心俱疲,面对冷酷的自然与孤独的境遇,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安逸生活的反思。
《并州道中》是一首描绘边疆生活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戍楼苦吟时的无奈与孤独。首联“行役我方倦,苦吟谁复闻”,描绘了诗人因征战而感到疲惫的状态,表达了他在艰难环境中孤独吟诵的心情。接着“戍楼春带雪,边角暮吹云”,通过春雪与暮云的对比,渲染了边疆的寒冷与孤寂,展示了自然环境与内心情感的共鸣。
后面两句“极目无人迹,回头送雁群”则通过极目远望无人的景象,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而回头望向飞去的大雁,象征着离别和思乡之情,暗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如何遣公子,高卧醉醺醺”,则是对公子安逸生活的讽刺,展示了诗人与公子之间的鲜明对比,暗示着生活的不公与诗人内心的挣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在边疆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诗人在边疆的艰辛与孤独,表达了对安逸生活的反思与批判,传递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不满。
诗中“行役我方倦”意思是:
A. 我正在休息
B. 我正在执行任务,感到疲惫
C. 我正在吟诗
“戍楼春带雪”中的“春带雪”指的是:
A. 春天温暖
B. 春天依然有雪
C. 春天已经来临
诗人对公子的态度是:
A. 赞美
B. 讽刺
C. 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