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2:53
莫道相逢久叹嗟,尚怜流落在天涯。
故人长隔黄垆面,苕水空余白雪花。
行路更无磨镜具,扣门唯识卖浆家。
羌村暮雨归何处?青草茫茫去转赊。
不要只因相逢已久而叹息,依然惹人怜惜的是我在天涯漂泊。
故人早已在黄垆那边相隔遥远,苕水旁留存的只有白雪般的花朵。
行路上再也没有磨镜子的工具,敲门时只认得卖浆的家。
羌村的暮雨我该归向何处?青青的草地茫茫,归路却又遥远。
“黄垆”与“苕水”都与古代的生活和文化背景有关,代表着作者的故乡以及对故乡的思念。黄垆常常用来象征酒乡,苕水则与古代的诗文联系紧密。
作者介绍:邢昉,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作品多表现对故乡与亲情的思念,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流落天涯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尤其在动荡的社会中,流离失所的感慨愈发明显。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友人和故乡的思念。开篇便指出不应因久别而仅仅叹息,反而更应珍惜彼此的情感。尤其是“流落在天涯”的描述,突显了身处异乡的孤独感。接下来的对故人和故乡的回忆,通过“黄垆”和“苕水”这两处意象,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行路更无磨镜具”一语,表现出作者在陌生环境中感到无助和迷茫,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厚度。最后,以“青草茫茫去转赊”的结尾,带出一种无奈的归属感,似乎在诉说着作者的归途遥远,心有所系却难以到达的无奈。整首诗情景交融,层层递进,感人至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此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与朋友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惆怅,展现了一种孤独而又深情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垆”指的是:
A. 酒器
B. 书籍
C. 风景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A. 忘却
B. 怀念
C. 厌倦
“青草茫茫去转赊”中的“转赊”指的是:
A. 快速
B. 迟缓
C. 清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邢昉的《逢韩茂贻因赠并追伤戴敬夫》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邢昉更多地强调了漂泊的孤独感,而杜甫则在国家动荡中流露出对家国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