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3:12
衣薰三日不歇,莸臭十年未已。宁为蔚宗香传,不作魏收秽史。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宁愿让自己被香气熏染三天,也不愿在十年里忍受一种臭味。作者希望能传扬蔚宗的美好香气,而不愿意让自己留下魏收那种污秽的历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隐,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个人名誉的重视,使得作品中透出强烈的价值观。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名声和价值的深思。前两句描绘了一个极端的情境:三天的香气与十年的臭味之间的选择,凸显出作者对自身声名的执着和对不良历史的厌恶。这里的“衣薰”与“莸臭”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污秽事物的拒绝。后两句则更进一步,明确表达出作者的态度:宁愿在短暂的时光中传播美好,也不愿意成为丑陋历史的记录者。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反映了个人的道德观,也折射出对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作者对追求美好名声的渴望和对不良历史的决绝态度,表现了对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在文化中具有象征意义,还反映了人们对道德与历史的关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莸臭”指的是什么?
a) 香味
b) 恶臭
c) 清香
作者宁愿选择什么?
a) 魏收的历史
b) 蔚宗的香
c) 任何历史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对比
c) 排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刘克庄的诗作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但其情感更侧重于国家的兴亡,而刘克庄则更强调个人的道德选择与历史名声的关系。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