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南好 与香雪花下谈少年春秋佳日为赋此解

《江南好 与香雪花下谈少年春秋佳日为赋此解》

时间: 2025-05-03 23:48:34

诗句

家园好,最好暮春时。

白袷罗轻人试马,红帘花醉夕题诗。

兴到不知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48:34

原文展示:

家园好,最好暮春时。白袷罗轻人试马,红帘花醉夕题诗。兴到不知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家乡的美好,尤其是在暮春时节。轻薄的白袷罗衣裳,年轻人们在试马,红色的帘子下,花朵醉人,夕阳西下时吟诗作对,兴致高昂,仿佛不知道是谁在此时此刻。

注释:

  • 袷罗:一种轻薄的衣物,通常在春夏季节穿着。
  • 试马:指骑马的活动,表现出年轻人的活力。
  • 红帘:此处指装饰用的红色帘子,象征着喜庆和美好。
  • :在此可以理解为陶醉,沉浸在美好的环境中。
  • 夕题诗:在夕阳下写诗,体现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梁鼎芬(1761年-1830年),清代诗人,善于描写自然与人情,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是一个社会文化繁盛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青春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暮春时节的家园美景,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情趣。诗的开头“家园好,最好暮春时”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对家乡春天的热爱。接下来的描写通过具体的细节,如“白袷罗轻人试马”,展现了年轻人在春天的活力与朝气。此句不仅描绘了场景,还暗含了对年轻人的赞美。再者“红帘花醉夕题诗”则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夕阳的余晖、醉人的花香与诗人的吟咏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结尾“兴到不知谁”则留给读者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仿佛没有人能够确切地说出这份春日的美好究竟是由谁来主导的,反而是这份愉悦自然而然地流淌。

整首诗通过对家园春景的细腻描绘,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视,展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家园好,最好暮春时”:直接表达了对家乡的喜爱,尤其是在春末夏初的时节。
    • “白袷罗轻人试马”:通过年轻人的活动,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红帘花醉夕题诗”: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场景,夕阳下的诗情画意。
    • “兴到不知谁”:表现了一种无拘无束的快乐,似乎在说这种乐趣是自然而然的。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白袷罗”与“红帘花”,形成和谐的对比。
    • 形象化:通过具体的服饰和活动描绘出年轻人的生动形象。
    • 隐喻:将生活的乐趣与春天的景色紧密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主题思想:全诗展现了对家乡春天的赞美,表现了生命的活力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 家园:象征着归属感与温暖。
  • 暮春:代表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
  • 白袷罗:青春的象征,轻盈而自在。
  • 红帘:喜庆与美好,传达出温馨的氛围。
  • :自然的美好与生机。
  •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诗意的情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家乡的怀念
    • B. 对青春的赞美
    • C. 对春天的热爱
    • D. 以上皆是
  2. “白袷罗轻人试马”中的“试马”指的是什么?

    • A. 骑马
    • B. 赛马
    • C. 打马
    • D. 驯马
  3. 诗的最后一句“兴到不知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的无奈
    • B. 无法控制的兴致
    • C. 对他人的依赖
    • D. 对青春的惋惜

答案

  1. D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
  • 唐代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题西林壁》与梁鼎芬的《江南好》都展现了自然之美,但苏轼更注重于内心的沉思与哲理,而梁鼎芬则偏向于对青春与生活乐趣的直接描绘。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提供清代诗人的作品及其分析。
  • 《古诗词鉴赏指南》:帮助读者理解古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相关查询

都门送刘芳玖之官蜀中 秋日早发尉氏县 宿焦山绿雪庵 玩鸥亭 思慕诗 秋池一枝莲 吴兴舟中 投壶 和太傅平章魏公咸淳庚午冬大雪遗安抚潜侍郎 和太傅平章魏公咸淳庚午冬大雪遗安抚潜侍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宾客盈门 滞客 香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瞥忽 鼎字旁的字 外邪 飞字旁的字 断管残沈 包含槐的词语有哪些 攒形 朋心合力 警惕 深虑远议 辛字旁的字 神闲气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