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2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26:10
蚤朝论道沃宸聪,更许经生侍九重。
万卷精微归一览,小儒糟粕受三冬。
明兼舜目超唐汉,宴锡需云法祖宗。
愧乏涓尘裨海岳,今辰亦得奉舂容。
清晨,我们在殿上讨论道理,您聪慧如沃宸,
还允许学者在九重之上侍奉。
万卷书籍的精华在此一览无遗,小儒的陈词滥调只是在三冬中沉寂。
明朝的贤明之君,如同舜帝的目光超越了唐朝和汉朝,
在盛宴中赐予我们应遵循的祖宗法度。
我感到惭愧,自己的微薄之力难以与海岳相媲,
今天我也得以奉上我的微薄祝福。
史浩,字景升,号惭愧,宋代诗人,以诗词、散文见长。他的作品常表现出丰富的历史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风格清新典雅,常常蕴含哲理。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国家政事的关注和参与。诗中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朝廷氛围,反映出诗人对贤明君主的向往和对当前知识分子地位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清晨的朝会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渴望与对自身学识的反思。开篇以“蚤朝论道”引入,在早朝之中,诗人描绘了一幅和谐的政治图景,君主聪慧而博学,能够包容和鼓励学者参与朝政。接着,诗人提到“万卷精微归一览”,显示出对知识的渴求与对学术的尊重,认为真正的智慧应当能够融会贯通,而不是肤浅的见解。
诗中提到“小儒糟粕”,则是对当时一些士人的批评,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无用的知识和肤浅的见解。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将明君的智慧与古代贤明之君舜帝相提并论,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
最后两句“愧乏涓尘裨海岳”,诗人自谦,感到自己的微薄之力无法与伟大的山海相比,显示出他谦逊的态度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诗通过对理想政治和自我反思的描绘,体现了士人对国家的关切与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对自身不足的反思。诗人通过描绘清晨朝会的场景,体现出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以及对贤明君主的期待。同时,诗人也对当时士人的浅薄学识表示了不满,表达了希望能够有所作为的强烈愿望。
诗中提到的“沃宸”指的是:
A. 学者
B. 君主
C. 小儒
“万卷精微归一览”表达了什么含义?
A. 知识的肤浅
B. 知识的丰富和通透
C. 学者的无知
诗中“小儒糟粕”是对什么的批评?
A. 诗人的自身
B. 一些士人的无用知识
C. 君主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