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杜中书九日

《和杜中书九日》

时间: 2025-08-07 18:05:11

诗句

佳人通夕赏重阳,醉尽楼边白玉缸。

莫遣飞霜到丛菊,恐惊宿蝶去双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18:05:11

和杜中书九日

作者: 史浩 〔宋代〕

原文展示:

佳人通夕赏重阳,
醉尽楼边白玉缸。
莫遣飞霜到丛菊,
恐惊宿蝶去双双。

白话文翻译:

美人整夜欣赏重阳佳节,
在楼边的白玉缸中饮尽酒杯。
不要让飞霜降临丛生的菊花,
怕会惊动那些栖息的蝴蝶,成双成对地飞走。

注释:

  • 佳人: 指美丽的女子。
  • 重阳: 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古时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 醉尽: 喝得酩酊大醉。
  • 白玉缸: 精美的酒器,象征清雅与高贵。
  • 飞霜: 秋天的霜降,象征寒冷的到来。
  • 丛菊: 指成片的菊花,重阳节时常与菊花相关。
  • 宿蝶: 过夜的蝴蝶,象征美好和温馨的意象。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重阳”,源于古代的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与吉祥。在重阳节时,赏菊、登高的活动非常普遍,而“飞霜”则暗示着秋天的寒意,菊花象征着高洁、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诗词作品为人所知,他的诗歌多表现清新、高雅的风格,常融入自然景物,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可能是在与友人共度佳节时的所思所感,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歌鉴赏:

本诗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中通过“佳人”“重阳”及“醉尽”等字眼,展现了一种欢庆的氛围,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透露出一丝忧虑,诗人担心初秋的霜降会损害菊花,打扰到那些栖息的蝴蝶,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脆弱的感慨。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欢庆中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佳人通夕赏重阳: 美人整夜在欣赏重阳节的美景,表现出一种喜庆的氛围。
    2. 醉尽楼边白玉缸: 美人在楼边饮酒至醉,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沉醉。
    3. 莫遣飞霜到丛菊: 诗人恳请不要让秋霜降临菊花,表现出对秋天来临的忧虑。
    4. 恐惊宿蝶去双双: 担心飞霜会惊扰栖息的蝴蝶,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 修辞手法:

    • 拟人: 将飞霜与蝴蝶拟人化,使情感更加生动。
    • 对仗: 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美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述重阳节的欢庆与对美好事物的忧虑,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瞬间的珍惜,突显了人生的脆弱与短暂。

意象分析:

  • 佳人: 代表美好与欢愉的生活。
  • 重阳: 象征长寿与团圆。
  • 白玉缸: 代表高雅的生活方式。
  • 丛菊: 象征坚韧与高洁。
  • 宿蝶: 代表着宁静与温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所指的“重阳”节是什么节日?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D. 端午节
  2. 诗中提到的“飞霜”是象征什么?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史浩的《和杜中书九日》均描绘了重阳节的场景,前者更多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而后者则侧重于生活的欢愉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得顾茂俭书及所著离思赋怅然有作 和徐德彰春日杂咏八首 其六 和徐德彰春日杂咏八首 其五 和徐德彰春日杂咏八首 其四 和徐德彰春日杂咏八首 其三 和徐德彰春日杂咏八首 其二 和徐德彰春日杂咏八首 其一 题凝清轩 石城钓隐 和徐德彰春日杂咏(八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治人,无治法 隐切 己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传杯弄盏 洗颈就戮 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耒字旁的字 矜智负能 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建之底的字 东诓西骗 少相 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憆视 遗臭无穷 搂头盖脸 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