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石文诗

《石文诗》

时间: 2025-05-08 02:01:50

诗句

诗王本在陈芳国,九夜扪之麟篆熟,声振扶桑享天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2:01:50

石文诗

原文展示:

诗王本在陈芳国,
九夜扪之麟篆熟,
声振扶桑享天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诗的真正王者原本在陈芳国,经过九夜的努力,终于掌握了麟篆的精髓,声音震动了扶桑,享受着天赐的福分。

注释:

  • 诗王:指最杰出的诗人或诗歌。
  • 陈芳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国度,象征着理想的诗歌境界。
  • 九夜:比喻长时间的思考与创作。
  • 扪之:意为摸索、探寻。
  • 麟篆:传说中一种神奇的文字,象征着美好的诗歌。
  • 扶桑:古代神话中东海边的一棵神树,象征太阳和光明,代表着荣耀与福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世称“诗圣”。他的诗作以现实主义见长,关注社会民生,风格沉郁顿挫,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石文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唐朝盛衰交替之际,社会动荡不安,杜甫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表达了对理想诗歌的追求与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诗歌鉴赏:

《石文诗》是一首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品。诗中通过“诗王本在陈芳国”的开篇,引出了对诗歌至高境界的向往。这里的“陈芳国”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杜甫心中理想的诗歌创作圣地,代表着诗歌的纯粹与美好。而“九夜扪之麟篆熟”则体现了诗人对创作过程的执着和对艺术的追求,九夜的坚持象征着对灵感与技艺的不断探索与磨练。

“声振扶桑享天福”则将这一向往推向极致,诗歌的力量能够震动扶桑,象征着诗歌对社会的影响与美好愿望的实现。杜甫在这里不仅是在赞美诗歌的伟大,更是在强调诗歌应当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传达出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诗王本在陈芳国:诗的真正王者在于理想的国度,表现了杜甫对诗歌理想境界的追求。
  • 九夜扪之麟篆熟: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探索,终于掌握了诗歌的精髓。
  • 声振扶桑享天福:诗歌的声音能够影响到神树扶桑,象征着诗歌带来的荣耀与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歌的理想境界比作“陈芳国”,传达出对美好诗歌的向往。
  • 拟人:诗歌的声音被赋予力量,能震动扶桑,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对理想诗歌境界的向往、对创作过程的坚持和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展现了他作为“诗圣”的胸怀与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陈芳国:理想的诗歌境界。
  • 九夜:代表创作过程中的坚持与努力。
  • 麟篆:象征着美好的诗歌与艺术。
  • 扶桑:象征荣耀与福气,表现了诗歌的影响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王本在陈芳国”中的“诗王”指的是什么?
    A. 一位诗人
    B. 最杰出的诗歌
    C. 理想的诗歌境界
    答案:C

  2. “九夜扪之麟篆熟”意指什么?
    A. 过程漫长
    B. 诗歌技艺的掌握
    C. 艺术的成就
    答案:B

  3. “声振扶桑”中“扶桑”象征什么?
    A. 太阳
    B. 荣耀与福气
    C. 诗歌的影响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另一首反映现实艰辛的诗作。
  • 《登高》:表现杜甫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社会的关注。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对比,王之涣强调的是自然景观与个人的情感,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的责任,反映出两位诗人不同的创作风格和主题关注点。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从舅氏李公择将抵京辅以归江南初自淮之西犹 以酒渴爱江清作五小诗寄廖明略学士兼简初和 拙轩颂 侯元功问讲学之意 从斌老乞苦筍 从丘十四借韩文二首 其一 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 题徐氏书院 题息轩 岩下放言五首 其四 博山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甄的词语有哪些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拂拭 发愤自厉 佳声 千万买邻 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驻牙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釒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险境 分鞋破镜 形只影单 颐养精神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包含芦的成语 卜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