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12
清平乐
作者:俞陛云
翠深红浅。春在阑前见。
冉冉春归随梦远。只记梦痕一点。
鱼书待寄江头。萦洄多少閒愁。
乾了半池残墨,摊笺欲写还休。
春天的景色色彩深浅相间,在阑珊处可以见到春天的气息。春天悄悄归来,随梦远去,只记得梦中痕迹的一点。鱼书还在等待寄往江边,心中萦绕着多少闲愁。半池残墨已经干了,摊开纸张想要写些什么,却又停下了笔。
俞陛云是清代的一位著名词人,生活在清朝中期,擅长词和诗,作品常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敏感观察。其词风清新、婉约,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清平乐》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思考。
《清平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开篇以“翠深红浅”勾勒出春天的色彩,给人以生动的视觉感受。接着,“春在阑前见”意在强调春天的来临,仿佛一切都在慢慢复苏,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心中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情感。
而“冉冉春归随梦远”,则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春天的逝去如同梦境一般,转瞬即逝。接下来的“只记梦痕一点”则表明了诗人对梦境的怀念与追思,似乎在感叹美好时光的流逝。
“鱼书待寄江头”一语,充满了思念与牵挂,寄信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期待与无奈,似乎在期待与远方人的沟通,心中萦绕着“多少闲愁”。最后的“乾了半池残墨,摊笺欲写还休”,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的无奈,尽管想要写下心中的感受,却又无法动笔,这种矛盾的情绪在字里行间显露无遗。
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既有对春天的赞美,又有对生活的思考,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惆怅,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丽与个人内心的愁绪展开,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清平乐》的作者是谁?
“冉冉春归随梦远”中的“冉冉”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鱼书”是指什么?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清平乐》这首词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