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7:53
寄院中诸公
作者: 孟郊
奕弈秋水傍,骎骎绿云蹄。
月仙有高曜,灵凤无卑栖。
翠色绕云谷,碧华凝月溪。
竹林递历览,云寺行攀跻。
冠豸独屈蠖,匣龙期剸犀。
千山惊月晓,百里闻霜鼙。
戎府多秀异,谢公期相携。
因之仰群彦,养拙固难齐。
在秋水的岸边,棋局如同水波荡漾,
骏马奔腾,踏着绿云轻盈而来。
那位月宫的仙子有着高远的光辉,
而灵巧的凤凰则不屑于低贱的栖息。
翠绿的色彩环绕着云雾缭绕的山谷,
碧绿的花朵凝聚在月光照耀的溪流之中。
竹林中游览的景色渐次变换,
云端的寺庙让人流连忘返。
独特的山峰如同屈曲的蠖虫,
宝匣中的龙也期待着与犀牛相会。
千山在晨曦中惊醒了月亮,
百里之外传来霜打鼓声的回响。
戎府中人才辈出,
谢公也期望与我携手共进。
因此我仰望众多英才,
却发现自己这般拙劣,实在难以并肩。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篱,汉族,唐代著名诗人。他以诗歌的清新、隽永和深刻的情感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他的诗风常带有一定的悲凉与思考。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孟郊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失利的时期。诗中寄寓了他对同道中人的期望与对自身才华的自省,也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寄院中诸公》是一首充满自然意象与人文情思的诗作,孟郊通过描绘秋水、骏马、月仙、灵凤等意象,展现出一种高远、清新、充满活力的境界。在这首诗中,作者不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诗人将自然景致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中的“千山惊月晓,百里闻霜鼙”更是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推向极致,展现出一种宏大的气势,令人感受到生活的广阔与艰辛。最后的“因之仰群彦,养拙固难齐”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谦卑与自省,虽然心中有志向,但现实的境遇却使他感到无奈与无力。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与韵律感,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这样的表达,孟郊既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奕弈秋水傍,骎骎绿云蹄。
描述秋水旁边的棋局,马儿轻快地奔跑,展现了一种活力与动感。
月仙有高曜,灵凤无卑栖。
月宫的仙子光辉灿烂,凤凰则不屑于低贱的栖息,象征着高贵与追求。
翠色绕云谷,碧华凝月溪。
自然景色的美丽,翠绿环绕云雾的山谷,月光下的溪水清澈见底,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竹林递历览,云寺行攀跻。
描绘在竹林中游览的乐趣和在云端寺庙攀登的艰辛,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冠豸独屈蠖,匣龙期剸犀。
独特的山峰与宝贵的物品,暗示了诗人对珍稀之物的渴望与追求。
千山惊月晓,百里闻霜鼙。
自然的壮丽与战斗的寒意,展现了一种宏大的视野与人生的艰辛。
戎府多秀异,谢公期相携。
体现了对友人的依赖与希望,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与向往。
因之仰群彦,养拙固难齐。
最后表达了自己的谦卑与自省,尽管有志向,却难以与众人平起平坐。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我才华的思考与自省,体现了孟郊对人生命运的深刻认识。
诗中“骎骎”形容的是哪种动物的状态?
“月仙”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通过这些分析与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寄院中诸公》的艺术魅力与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