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4:38
寄道林寺诸友
作者: 齐己
吟兴终依异境长,
旧游时入静思量。
江声里过东西寺,
树影中行上下方。
春色湿僧巾屦腻,
松花沾鹤骨毛香。
老来何计重归去,
千里重湖浪渺茫。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日游玩的回忆。诗人身处异地,吟咏的兴致总是与这陌生的环境相依,旧日游玩的情景在心中不断浮现。江水的声响传来,似乎把东西两座寺庙的影子都带了过来。树影摇曳,仿佛在上下游走。春天的湿气弄湿了僧人的头巾和鞋子,松花沾染了白鹤的羽毛,散发着香气。年老时我又如何能重回往日的地方,千里之外的湖水波涛汹涌,渺不可辨。
作者介绍:齐己,字德仁,号明月,唐代诗人,生于757年,卒于817年。他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尤其在山水田园诗方面有较高成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往昔游玩的追忆,反映出他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情谊的珍视。诗的开头“吟兴终依异境长”表明,尽管身处异地,诗人的吟咏情怀依旧浓厚。接下来的“旧游时入静思量”则引出对往昔游玩的回忆,显示诗人对旧友的深情怀念。
“江声里过东西寺,树影中行上下方”描绘出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寺庙风景,江水的声音与寺庙的影子交织,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故事。而“春色湿僧巾屦腻,松花沾鹤骨毛香”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也流露出对僧人的敬意。
最后两句“老来何计重归去,千里重湖浪渺茫”更是引人深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无奈与感慨,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也有对重回故地的渴望。在这首诗中,齐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往昔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齐己的《寄道林寺诸友》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国家的忧虑
“江声里过东西寺,树影中行上下方”中“东西寺”指的是?
A. 两座寺庙
B. 两条河流
C. 两个城市
D. 两座山
“老来何计重归去”中“重归”意指什么?
A. 再次旅游
B. 回到故乡
C. 和朋友重聚
D. 重新开始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