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1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14:21
画堂春 其二 秋夜
作者: 陈霆 〔明代〕
井梧翻叶响秋声。
玉阶风露凄清。
阴虫无数草间鸣。
泣尽残更。
红泪暗流宝蜡,
碧峰冷浸银屏。
梦回帘外月华明。
无限伤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凄凉景象。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中翻动,发出沙沙的声音。月光照耀下的玉阶显得格外清冷,风和露水让人倍感凄凉。草丛中的虫鸣声此起彼伏,似乎在为这寂寞的夜晚增添一份哀伤。残更已尽,泪水悄然流下,像是蜡烛的泪滴,点滴而下。远处的碧山在冷月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冷峻。梦中回到帘外,月光依旧明亮,然而在这无尽的夜里,伤感的情绪却愈发浓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霆,明代诗人,性情中人,以情感细腻和意境深远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间情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画堂春 其二 秋夜》创作于秋冬之际,诗人可能处于孤独的环境中,借助秋夜的景象表达内心的惆怅和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丰富的秋夜意象传达了深刻的情感。诗中以“井梧翻叶响秋声”开篇,直接引入秋夜的氛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场景。梧桐树的声响似乎在诉说着秋天的来临,带有一种无奈和哀伤。
“玉阶风露凄清”,更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寒意,清冷的环境让人倍感孤独。此时,虫鸣的声音在草丛中此起彼伏,似乎在为这孤寂的夜增添了几分悲凉。随着“泣尽残更”的提及,时间的流逝伴随着情感的加深,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思念和伤感。
“红泪暗流宝蜡,碧峰冷浸银屏”这一句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泪水的无声流淌,蜡烛的泪滴和山影的冷峻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悲伤的画面。而最后一句“梦回帘外月华明”则是通过梦境的回归,展现了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渴望,尽管月华依旧明亮,却无法驱散内心的阴霾。
整首诗在细腻的意象中传达出一种浓厚的秋夜情感,既有对自然的感悟,也有对人情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凄凉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孤独、思念与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传达出一种浓厚的伤感情绪。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井梧”指的是哪种树?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了内心的悲伤?
诗中的“梦回帘外月华明”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