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画堂春 即景

《画堂春 即景》

时间: 2025-05-07 19:01:11

诗句

青山半角隐斜阳。

梧桐庭院招凉。

何时梦入水云乡。

一枕黄粱。

明月良宵隐隐,藕花香忆潇湘。

多情秋士更神伤。

搅断柔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01:11

原文展示:

青山半角隐斜阳。
梧桐庭院招凉。
何时梦入水云乡。一枕黄粱。
明月良宵隐隐,藕花香忆潇湘。
多情秋士更神伤。搅断柔肠。

白话文翻译:

青山的半边映着斜阳,梧桐树在庭院中招引着凉爽的风。何时我能梦游到那水云相依的地方?只需一枕黄粱美梦。明亮的月光在良宵中隐隐约约,藕花的香气让我想起潇湘的旧事。多情的秋士更加感伤,心中柔肠似乎都被搅断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青山:青色的山,象征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 隐斜阳:夕阳西下,隐隐约约的光线,代表着黄昏的意境。
  • 梧桐:一种树,常被用作思乡的意象。
  • 水云乡:指一个理想的、梦幻的地方,象征着世外桃源。
  • 黄粱:比喻美梦,来源于“黄粱美梦”的成语。
  • 良宵:美好的夜晚,适合思念和回忆。
  • 藕花香:藕花的香气,代表着美好而又淡淡的怀念。
  • 潇湘:指湘江流域,常用来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 多情秋士:多情的男子,秋天常让人感伤。

典故解析:

  • 黄粱美梦:出自《太公兵法》,讲述了一个人在梦中享受富贵荣华,醒来却发现一切都是虚幻,寓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炳文,清代诗人,生平较为模糊,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风格清新自然。其诗词多有生活气息,常以个人情感为主线,展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画堂春 即景》创作于清代,时值社会变革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伤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

诗歌鉴赏:

《画堂春 即景》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人内心情感交融的诗作。开篇用“青山半角隐斜阳”,以自然景色引入,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在庭院中感受到的凉爽,似乎是对生活的短暂惬意的捕捉,然而随之而来的“何时梦入水云乡”则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失落感,表达了希望与失落交织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的“明月良宵隐隐,藕花香忆潇湘”则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层次,明亮的月光与香气的结合,让人联想起故乡的美好与温暖,然而“多情秋士更神伤”的句子又将诗意推向了更深的忧伤,暗示着一种无奈与感伤的情绪,仿佛在说即使美好依旧存在,但人心却因时光流逝而变得愈发脆弱。

整首诗采用了自然景物与人内心情感的对照,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而细腻,是一首极具思想深度与艺术美感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山半角隐斜阳:描绘出黄昏时分,青山的轮廓隐隐约约,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梧桐庭院招凉:院中的梧桐树招引着清凉的微风,传递着一种舒适。
  • 何时梦入水云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渴望逃离现实,进入梦幻的世界。
  • 一枕黄粱:借用成语,强调梦境的美好与虚幻。
  • 明月良宵隐隐:描绘美好的夜晚,明亮的月光让人感到温馨。
  • 藕花香忆潇湘:香气勾起对故乡的怀念,情感更加深沉。
  • 多情秋士更神伤:多情的男子在秋天感到忧伤,暗示内心的柔软与脆弱。
  • 搅断柔肠:形容情感的撕扯,表明内心的痛苦与纠结。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黄粱美梦”引申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拟人:梧桐树招凉,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明月良宵隐隐,藕花香忆潇湘”,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深沉的乡愁与多情的感伤。诗人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反映了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示了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自然的宁静、理想与人生的追求。
  • 梧桐:代表思乡之情,寄托了对过往的怀念。
  • 明月:象征美好时光与思念。
  • 藕花:代表美好与纯洁,也引发对故乡的思念。
  • 秋士:多情的人的象征,表达了情感的脆弱与伤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山半角隐斜阳”描述的是哪个时刻的景象?
    A. 清晨
    B. 黄昏
    C. 正午
    D. 深夜

  2. “一枕黄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梦境
    C. 美好的回忆
    D. 凄凉的秋天

  3. 诗中提到的“潇湘”指的是哪里?
    A. 一条河流
    B. 一个城市
    C. 一个地方的名称
    D. 一种花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画堂春 即景》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多的是孤独感,而《画堂春 即景》则融合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伤。在意象上,《静夜思》以月亮为主,而《画堂春 即景》则通过自然景物与香气的结合,展现了更丰富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清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饮酒四首 其一 酬新仲见和二首 寄卢进斋 刘节妇 芳草渡 同若飞、仲坚,和清真韵 送黄子震员外还中原 寄白云长老 过岭上 桂六首 其四 书怀呈朱检讨竹垞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吃自在饭 苍黄反复 知心 弋字旁的字 格物致知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松筠之节 二字旁的字 帮带 重振旗鼓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牛字旁的字 假头 理开头的成语 伏阁受读 麦字旁的字 无中生有 风字旁的字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