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5:50
飞来寺留别吴邑侯次梁景行韵
作者: 李瑜 〔明代〕
看到公心水月羞,
民歌柏柏起南州。
日边忧国将成老,
郭外行春未尽头。
又到饥寒愁赤子,
忍看琴鹤上孤舟。
追随征路无穷意,
更借飞来几日游。
看到公心水月羞,意指在这静谧的环境中,连水面上的月影都显得羞涩。南州的民歌此刻在耳边响起,令人感到温暖。时光流逝,日子在忧国的情绪中渐渐老去。城郭之外,春天的行程尚未结束。又到了饥寒交迫之时,忍不住看着琴和鹤在孤舟上相伴。追随征路的意愿似乎永无止境,更希望能借此飞来寺再游玩几日。
“飞来寺”历史悠久,传说为飞天神仙所建,象征着高远、超脱的境界。诗人以此作为别离之所,寄托离愁别绪。
作者介绍:李瑜,明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飞来寺,正值离别之际,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人文关怀。开篇描绘了水月交融的宁静画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柔情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接着,民歌的响起似乎唤起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带着乡音的旋律让他心中涌起浓浓的乡愁。
随着诗句的推进,忧国忧民的情感愈发明显,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赤子之心的关注,构成了诗的感情高潮。最后,诗人希望能在飞来寺多停留几日,虽是对友人的离别,却也暗示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形式上虽为五言绝句,但情感却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让人感受到时代的沉重与个人的渺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离别和忧国情怀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公心水月”指的是什么?
A. 池水映照的月亮
B. 诗人的心情
C. 乡村的风景
D. 友人的书信
诗中“日边忧国将成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年老的担忧
B. 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春天的喜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