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别吴东湖以本省大方伯升湖广都宪

《赠别吴东湖以本省大方伯升湖广都宪》

时间: 2025-05-01 03:12:25

诗句

生民十郡起悲凄,无计留恂驻马蹄。

怅望紫薇花底月,清光又照楚天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2:25

原文展示:

赠别吴东湖以本省大方伯升湖广都宪
——李瑜

生民十郡起悲凄,无计留恂驻马蹄。
怅望紫薇花底月,清光又照楚天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及友人的深切怀念。十个郡的百姓都在为离别而感到悲伤,诗人无奈地无法挽留住即将离去的朋友。望着紫薇花下的明月,清澈的月光再次照耀着楚地的西方。

注释:

  • 生民:指百姓、人民。
  • 十郡:指十个郡,这里用以泛指广大地区。
  • :指恂恂,意为温和、友好。此处指朋友的温情。
  • 驻马蹄:指停下马来,形容挽留的心情。
  • 怅望:怅然若失,盼望的样子。
  • 紫薇花:紫薇花,象征离别与思念。
  • 楚天西:楚地的西方,指的是作者所处的地方。

典故解析:

“紫薇花”一般象征着友情和离别,古人常以花寄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楚地,指的是古代楚国的地域,带有浓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瑜,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具抒情风格,善于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朋友即将离开故乡前往湖广任职之际,诗人因离别而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故土的眷恋。

诗歌鉴赏:

李瑜的这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首联“生民十郡起悲凄”以百姓的悲伤作为开头,显示了这次离别的影响不仅仅是个人的,而是波及整个地区,显示了朋友的离去将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接下来的“无计留恂驻马蹄”更是流露出诗人对于无法挽留朋友的无奈与悲伤。

次联“怅望紫薇花底月”则将情感升华,紫薇花的意象与明月相结合,象征着离别的愁苦与对友人的思念。最后一句“清光又照楚天西”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希望与期待,尽管离别是痛苦的,但月光依旧照耀着故乡,仿佛在提醒诗人,纵然身在异地,友谊与思念仍然存在。

整首诗以情动人,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展现了李瑜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实而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生民十郡起悲凄:描述离别带来的悲哀情绪,不仅是个人的,更是社会的普遍感受。
  2. 无计留恂驻马蹄: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离去的无奈与不舍之情。
  3. 怅望紫薇花底月:通过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显示了诗人在思念中的孤独感。
  4. 清光又照楚天西:在悲伤中透出一丝希望,月光无论在哪里依然存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比作“悲凄”,加深情感的表达。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前后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紫薇花与明月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象征着离别的苦涩和思念的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展开,通过对生民感受的描绘、对友人无奈的挽留、对自然意象的寄托,体现了友情的珍贵和对故乡的眷恋,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 生民:象征着社会与人情,体现了离别对社会的影响。
  • 紫薇花:象征着离别与思念,富有诗意。
  • 明月:象征着希望与永恒,暗示着即使在离别中也能保持心灵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瑜的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离别的悲伤 C. 对财富的追求

  2. “紫薇花底月”中,紫薇花主要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离别 C. 生命

  3. 诗中提到的“楚天西”指的是哪里? A. 北方 B. 家乡 C. 远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诗词对比: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其风格更加奔放,语气较为豪放,而李瑜的这首诗则更为细腻、内敛,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解析与鉴赏》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我行其野 小雅·黄鸟 小雅·白驹 祈父 小雅·鹤鸣 沔水 鸿雁 小雅·吉日 小雅·车攻 采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除的成语 万有不齐 托骥之蝇 鼎治 琐鄙 食字旁的字 红瘦绿肥 二字旁的字 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旡字旁的字 狎妮 刑讯 豁目开襟 纷开头的成语 非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澜汍 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春秋鼎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