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8:43
晚晴初,斜照里。
远水连天,天外帆千里。
百尺高楼谁独倚。
滴落梧桐,一片相思泪。
马又嘶,风又起。
断续寒砧,又送黄昏至。
明月照人人不睡。
愁雁声声,更切愁人耳。
傍晚的晴天刚刚开始,阳光斜照在身上。
远处的水天一色,天边的帆船在千里之外。
百尺高楼上,谁在独自倚靠着?
梧桐树上,滴落的雨水如同一片片相思的泪水。
马儿在嘶鸣,风又开始吹起。
断断续续的寒砧声,送来了黄昏的到来。
明月照耀下,人人都无法入睡。
愁苦的雁声声声入耳,更加触动愁人的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相思泪”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表达思念之情,尤其在离别时常被提及。
作者介绍:
柴元彪,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在诗词方面颇有造诣,作品多表现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客居他乡之际,诗人思乡情切,借晚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之感。
《苏幕幕(客中独坐)》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的“晚晴初,斜照里”,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傍晚的宁静与美好,然而在这宁静的表象下,潜藏着诗人深深的愁苦。远水与天际的帆船,象征着无限的思念与渴望,恰如那“百尺高楼”的孤独倚靠。这里的“谁独倚”不仅是在问他人,更是在自问,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油然而生。
紧接着,滴落的梧桐雨水化作相思泪,情感愈发浓烈。马的嘶鸣与起风的声音,交织出一种断续的孤寂感,仿佛是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思念。黄昏的降临以及明月的照耀,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愁苦,诗人无处可去的心情被月光照耀得一清二楚。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孤独、思乡与对生命的感悟,情感细腻,意境深远,体现了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晚晴初,斜照里”中的“斜照”指什么?
A. 直射的阳光
B. 斜斜的阳光
C. 暗淡的光线
D. 月光
诗中“马又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孤独与不安
C. 安静
D. 热情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友谊
B. 爱情
C. 孤独与思乡
D. 旅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比较,两者都表现思乡之情,但柴元彪的作品更侧重于表现孤独感与生活的苦闷,而李白则在月光下寄托了对亲人的思念,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