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5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59:10
秦中吟十首 其五 不致仕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
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
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
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
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
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
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
寂莫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退休和年老的思考。诗中提到七十岁就应该退休,这是礼法的明确规定。然而,有些人却贪恋荣华富贵,听不见这样的劝告。可怜那些八九十岁的老人,牙齿掉落,眼睛昏花。清晨时贪图名利,到了夕阳西下却忧虑子孙的未来。挂下官帽,回头看那翠绿色的绳带,心中留恋那朱红色的车轮。金章的腰带承受不住,佝偻着身子走进君主的门。谁不喜爱富贵,谁不眷恋君主的恩惠?年纪大了就应告老退隐,名声也该与之相符。年轻时曾一起嘲笑那些退隐的人,到了晚年却不愿改变。汉朝的二疏(指二位著名的隐士)是多么贤明,他们为何独自一人?东门的路上寂静无声,再也没有人跟随他的脚步。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歌以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著称,尤其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他的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等。
《不致仕》是白居易在晚年时写的一首诗,反映了他对荣华富贵的看法及对年老的思考。诗中体现了他对周围人们贪恋权力、名利的批评,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于退休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折射出白居易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度反思。诗中以“七十而致仕”开篇,明确了退休的社会规范,接着通过对比年轻时的贪欲和老年时的无奈,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诗人不仅对年老者的境遇表示同情,也反思自己的处境,揭示了在追名逐利的生活中,真正的幸福与安宁常常被忽视。
白居易通过“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的意象,生动描绘了退休者对过去荣华的留恋。他用“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来表现年老后的身体状况与精神状态,突出了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最后,诗人用“寂莫东门路,无人继去尘”表达了晚年孤独的感受,令人深思。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紧扣主题,展示了白居易对荣华富贵的清醒认识和对人生最终归宿的思考,具有深远的哲理意义。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老年人追求名利的批判和对退休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呈现了对荣华富贵的清醒认识。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七十而致仕”是指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描述的是_____的状态。
判断题:诗人对荣华富贵持肯定态度。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