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0:1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0:10:06
楚相拔葵後,萧条三亩余。
烟畦偶连畛,蕙圃得增墟。
便欲开春沼,何妨薙野蔬。
始添台榭美,况近子云居。
楚国的宰相在拔葵之后,留下的却是三亩多的荒凉。
烟雾缭绕的菜畦偶尔相连,蕙草的园圃也渐渐增添了荒野的气息。
我正想开辟春天的水塘,何妨把野菜割掉。
开始增添一些台榭的美景,更何况靠近子云的居所。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青溪,宋代诗人,仕途并不顺利,但在诗歌方面有较高的成就。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田园景致为题材,表达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晚年时期,诗人居住在广西的一处官舍,面对个人的萧条与自然的生机,他通过描绘周围的环境,反映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境遇的思考。
梅尧臣的《希深所居官舍新得相府蔬圃以广西园》是一首描绘田园景致的诗作,诗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开篇“楚相拔葵後,萧条三亩余”,诗人通过历史典故,表达自己所处环境的荒凉,暗示着人生的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烟畦偶连畛,蕙圃得增墟”,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恬静,仿佛在描绘一个被烟雾笼罩的恬淡世界。
“便欲开春沼,何妨薙野蔬”,表达了诗人想要重新开垦荒地、营造生机的渴望。这一转变在诗中不仅是对环境的改造,也是对自身处境的一种积极应对。最后一句“始添台榭美,况近子云居”,诗人想要在这片土地上增添美丽的景致,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向往,渴望在自然中找到一份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楚相拔葵後:引入历史人物,暗示着曾经的辉煌与现状的对比。
萧条三亩余:以“萧条”二字直接表述出环境的荒凉,形成强烈的对比。
烟畦偶连畛:通过“烟”与“偶”,描绘出一种朦胧的美感,增添了诗的诗意。
蕙圃得增墟:蕙草的园圃渐渐变得荒凉,暗示着生活的变迁。
便欲开春沼:展示了诗人想要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何妨薙野蔬:诗人果敢地表示出对野菜的割除,象征着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始添台榭美:表明诗人希望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增添美丽的建筑。
况近子云居:最后一句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人的向往和自然的融合。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积极态度的决心,体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楚相拔葵後”中的“楚相”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台榭”主要指什么?
诗人想要开辟什么样的景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描绘了自然景色,梅尧臣更多关注人对自然的改造,王维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梅尧臣 vs 孟浩然:梅尧臣的诗相对更具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孟浩然则更注重自然的静谧与恬淡。